大畈镇西泉村:以“敲门行动” 挑起防疫抗疫“后勤员”大梁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阮雅难)“咚咚,咚咚…”“您好,我是咱们村的包联干部,请问您当前身体状况还好吗?就医用药存在困难吗?”省纪委监委挂职大畈镇副镇长许俊关切的向村民问到。为切实帮助解决特殊困难群众防疫实际困难,落实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日前,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驻村干部同村“两委”组织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上门走访,重点关注监测户、五保户、空巢老人等困难户的就医用药情况,当好防疫“后勤员”。

全面摸排,重点关注,敲出一份“请放心”。

逐户上门询问,做到心中有数。作为西泉村的包联镇干部,许俊同志每到一户,都会耐心劝导村民戴好口罩再进行交流,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村民信息表,仔细询问有无发烧、疼痛症状,讲解防疫抗疫方式方法,并在每张信息表上登记详细居民的情况与诉求;离开之时,不忘提醒村民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的防控措施。据悉,由许俊同志带领的“敲门小分队”对全村的21户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了全面的走访,并为他们送去了“健康爱心包”。

加强上下联动,工作压实到位。针对“敲门行动”过程中群众反馈的问题,镇村干部认真汇总、分门别类统计清晰。对于在村“两委”解决能力之内的小问题、小困难,大家互相协商方案,对于力所不能及的难处,做好请示,第一时间向上级争取解决办法,以快速将困难群众的防疫难题解决好,“敲门行动不能只敲到门,要敲进群众心里去”。

主动作为,强化措施,做出一份“责任心”。

做实做细防疫,积极储备物资。随着各地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县域内家家户户上演起“抢药潮”,作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疫情应对能力也处于弱势,为防患于未然,使特殊困难群众在感染后能在第一时间得以治疗,通山县城管局驻西泉村工作队提前做好物资储备规划,帮助村委会线上线下多方式购置解热镇痛药、感冒类中药、口罩等医疗物资,让防疫始终紧跟一线。

兜底解决困难,协助应对治疗。特殊困难人群大多是孤寡老人、监测户、边缘户、特困供养户等,遇到身体不适则是能拖一时拖一时,能挨一会是一会,只因看病花钱、买药费钱。镇村干部结合实际情况,规划专项医疗救助费用5000元,并积极筹集社会资金,用于专项医疗救助,兜底解决困难人群医疗费用,让他们安心治疗。

传递社会关怀,热橙汁暖人心。西泉村医疗室内,聚集着受新冠病毒折磨的老人、小孩,他们或输液缓解疼痛,或等待药物治疗。针对此情况,镇村干部早早准备好新鲜橙子,自制“暖心牌”电解质热橙汁,为医疗室内的村民们送去关怀,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病毒的信心。

铆足为民干劲,防疫工作同行。“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时刻坚守医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这就是西泉村村医的对外宣言。他们自己也病倒了,却坚持将白天的时间留给病人,晚上再抽出时间给自己治疗;走进了瞧,还能看到我们的村干部坐在村委会边打针边工作,这世上本没有超人,是他们甘愿担起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像超人一样负重前行着。

关爱重点人群“敲门行动”是落实国家优化防控新十条和省十二条实施意见精神的具体举措。以“敲群众门、知群众情、解群众忧、暖群众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帮助解决特殊困难群众防疫抗疫实际困难。“疫路走来,不忘初心”,这就是西泉村可爱的党员干部们秉持的理念。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保持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初心,常态化开展探访关爱活动,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冲锋在前、响应在前、行动在前、担当在前,将敲门行动贯彻到底,将温暖服务进行到底。

(编辑:阮慧林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