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病九寒”、“百病从寒起”。冬季天寒地冻,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凉感冒,或引发关节炎等老慢病。
因此,天冷养生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防寒,尤其是要裹好这2个部位——
身体2个重要部位,一定要裹好!
裹好头
“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消散。头部一旦受风着凉,阳气散发,自然容易引起感冒、头痛、牙痛,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
想要头部保暖,必备“暖头神器”——帽子!
冬季外出戴帽子,就像是给保温杯加上了盖子,保暖效果杠杠的。若在室外活动不戴帽子,热量就会从头部悄悄溜走,使人更容易受凉生病。
临床研究证实,冬季有戴帽子习惯的人群,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概率明显偏低。
保暖推荐:
大家可以选择舒适的棉质帽子,或是更为保暖的毛线、呢绒帽;如果不想戴帽子,系一块时尚的头巾也不错。
暖好脚
正所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脚是身体最怕冷的部位之一,因为它离心脏最远,双脚末梢血液循环差,同时皮下脂肪量少,因而保温能力也比较弱。
因此,脚部一旦受寒,不但会影响入睡,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
保暖推荐:
换上厚鞋袜,同时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天气好时,应经常把鞋子拿出来晒晒,既杀菌又去鞋内寒气。
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再用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并有助睡眠。
适时穿上秋裤。当最低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就该穿秋裤,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秋裤也应适当增厚。秋裤以纯棉材质为首选
按揉3穴,远离手脚冰凉!
肾俞穴
肾俞穴,是肾气的传送、传输之地。刺激按摩肾俞能在短时间内生发阳气,鼓动肾气,改善肾虚症状。 阳气补足,手脚自然就不再冰凉。定位: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俯卧姿势,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两边二指宽处。
方法:双掌摩擦至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
涌泉穴
涌泉乃肾经的起点穴位,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因此,每天坚持按此穴,有助减轻手脚冰凉症状。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方法: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3分钟,按至足心发热后,再换另一只脚操作。力度大小,则以自己舒适为宜。
三阴交穴
对于一些平时怕冷、手足冰凉等体质较差者,还可以用艾灸三阴交穴来进行保健养生。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方法:将点燃的艾条置于距穴位处2~5厘米进行热灸。每次艾灸时间为15~20分钟,具体距离可根据体感及时调整,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来源:养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