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喝1水防中风、做2动作特补肾、有3习惯会招癌!不懂规矩,小心身体埋病根

懂养生的人都知道,睡前半小时是一天中关键的养生黄金时间之一。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有把握住,白白浪费掉了。

想要抓住睡前这个养生黄金期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睡前哪些事该做、哪些事又不宜做——

睡前喝1杯温白开,防中风!

睡前到底该不该喝水,相信很多人都在心里纠结犹豫过。不喝吧,总觉得口干难入眠;喝吧,又怕起夜影响睡眠,晨起还会水肿......

实际上,睡前适当喝点水,好处可太多了,还可能成为“救命水”!

人体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这是因为,此时人基本处于睡眠状态,体内水分会通过出汗、呼吸不断丢失,血液黏稠度自然会升高。

临睡前喝点水,不仅能缓解口干,还有助保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中风等发病风险。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睡前更该补充水分,千万不要怕起夜而选择不喝水。

睡前喝水建议:

首选温热的白开水,喝水量不超过200毫升,以免夜尿多影响睡眠;本身患有肾脏疾病或心衰的人群,则应遵循医生指导,睡前尽量避免喝水,以免加重原有疾病。

睡前做好2个动作,补肾固阳!

泡脚

俗话说: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冬季天气寒冷,临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睡眠。

晚上9点的时候,人体肾经气血衰弱,此时通过泡脚这种温和的方式刺激脚部,能补充肾经气血,达到最佳的养肾效果。

因此,冬季想要抓住“养肾黄金期”,不妨在睡前泡泡脚。

睡前泡脚建议:

泡脚时,水温要控制在40℃左右,水量要没过脚踝,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处为最佳。一般泡15~20分钟,人微微出汗即可。

注意:泡脚后别急着起身,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钟左右,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预防低血压和眩晕的发生。

捶脚底

泡脚后,大家也别急着上床躺着,可顺手捶按脚底,护肾养肾作用更显著。

《黄帝内经》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肾气来自于涌泉穴,而涌泉穴位于脚心处。

睡前捶按涌泉穴,不但能补肾阳、固肾气、强筋壮骨,还能行气活血、安神助眠。

取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的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方法:手握拳,以涌泉穴为中心,有节奏地按压、敲击、揉搓都可以,以稍有疼痛感为宜,每只脚100次左右。

3个睡前习惯,个个都会惹癌上身!

1、熬夜

有人说“睡觉是天下第一大补”,这话虽说得有些夸张,但仍有其一定道理。

睡眠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障,给我们提供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来维持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等。

大家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性,但依旧有不少人热衷于熬夜,认为夜晚是难得的独处时间,必须充分享受这份快乐......

实际上,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熬夜(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归为了2A类致癌因素。

熬夜就容易导致睡眠不足,人若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不仅会导致白天困倦、易疲乏、情绪低落,还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代谢紊乱,增加代谢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等)、癌症等的发病风险。

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并尽量在23点前入睡。

2、生气

古人常说“气大伤身”,《黄帝内经》也说过“百病生于气也”,可见生气的危害之大。

带“气”入睡,这不仅把烦闷留到第二天,还会让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更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导致失眠。

生“隔夜气”,就是攒“隔夜仇”,伤人又伤己。

世界卫生组织提示,70%以上的疾病与负面情绪有关。

心理学上有个C型性格,大体表现是:逆来顺受、爱生闷气、敏感多思、凡事都喜欢往负面想。有研究表明,这种性格的人癌症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因此又被称作“癌症性格”。

所以说,睡前最好先疏解好情绪。心里若有不快、郁闷,应及时宣泄或倾诉出来,避免积压成疾。

3、不关灯

有人怕黑或为了方便起夜,喜欢在床头装上一盏小夜灯。

就是这样一件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却会增加患癌风险,还会伤害男女生育力。

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器官,主要负责分泌褪黑素。这种物质可以诱导睡眠、调节人体的体温、增强免疫力。

此外,松果体只在夜晚工作,开灯睡觉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光压力”,导致褪黑素的分泌量将受抑制而降低,间接或直接影响机体各种内分泌组织的活动,进而影响睡眠、影响孩子长高、伤害男女生育力等。

更有研究发现,经常值夜班的员工,因为频繁暴露在人工光线下,罹患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的风险可能会提高。

建议:大家睡觉时关掉床头的小夜灯,等用的时候再打开。如果是特别畏惧黑暗的人,可以将小夜灯安置在远处,减轻光线对褪黑素的影响。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