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划重点!联防联控机制连发四大重磅文件

11月2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的通知。


无疫情地区,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

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疫情发生后,核酸检测如何开展?

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

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一般城市

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市的城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高风险区如何划定?

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风险区域范围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动态调整。

■ 防控措施

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

■ 解除标准

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 五种情形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集中隔离点之外传播风险。

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家庭外传播风险。

三、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严格闭环管理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闭环外人员传播风险。

四、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调查评估无传播风险。

五、核酸检测Ct值≥35,且经甄别为既往感染的入境人员。

居家隔离人员物资如何保障?

建立居家隔离期间需求清单,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优化终端配送,打通配送“最后一米”。社区与药房、医疗机构等建立直通热线,做好服务衔接,满足居民用药、就医等需求。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