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奶”热销,真的比普通牛奶更营养吗?


一直以来

奶及奶制品都是人类增强体质、

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些年

伴随着全民健康时代的到来

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

市面上的乳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牛奶外

一些“小众奶”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记者日前走访线下超市看到

植物奶、燕麦奶、羊奶制品热销

而在电商平台

骆驼奶、水牛奶、牦牛奶等

“小众奶”也有着较高的销量

它们以“口感好”、“进口奶源”、

“营养价值高”等卖点傍身

价格上也普遍比传统的牛奶要贵


(图片来源 | 电商平台截图)


那么

“小众奶”的营养究竟如何?
真的比牛奶好吗?
值得购买吗?

“小众奶”爆火背后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以骆驼奶、驴奶、水牛奶、牦牛奶等为代表的“小众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逐渐改变了之前牛奶“一家独大”的现象,各种小众奶产品开始“遍地开花”。而之所以“小众奶”能火,除了本身的产品特点之外,可能也得益于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改变。


1、小众且稀缺

近年来,一些打上“小众”标签的产品往往能够带来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再加上“小众奶”在奶源稀缺上同样突出,面对当下“喜新厌旧”的消费者以及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小众、稀缺的产品可能更受他们的偏爱。


2、健康营养受关注

乳制品具有天然的健康、营养属性,受众十分广泛。尤其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也会有意识地选择健康、营养的乳制品。《2022年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奶商指数得分增至63.2分,公众饮奶知识和饮奶行为稳中有进。“小众奶”在营养、健康方面的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消费需求。


《2022科学饮奶趋势洞察》


3、多元化乳品需求

在如今的消费需求之下,乳制品消费正逐渐走向多元化的方向。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选择不止停留在牛奶、酸奶等基础和常见的品类,而是要求更多、更细分。“小众奶”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无论是出于尝鲜还是补充营养等目的,“小众奶”都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符合对于乳制品的多元化期待。


       


“小众奶”营养价值究竟如何?

对于“小众奶”的热销,有不少网友也提出了疑虑。这些“小众奶”的营养价值真的比普通牛奶更高吗?真相到底是什么?今天,小编就带你深入了解一下不同种类的“小众奶”。



  • 骆驼奶

骆驼奶中的亚麻酸含量是牛奶的14倍,亚油酸是牛奶的5倍,与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也有研究报道称,骆驼奶能降低Ⅰ型糖尿病人血糖,减少病人对胰岛素的使用量,骆驼奶中胰岛素浓度也高于牛奶,可以降低血糖。但这些功能的相关证据多以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为主,在人体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确证。因此,要理性对待骆驼奶,不能过度依赖其特有的功效,更不能将其替代药物。


不过,骆驼奶中基本不含β-LG球状蛋白,它是人体对牛乳的主要过敏原,对β-乳球蛋白过敏的人可以选用骆驼奶。


(图片来源 | 千图网)


  • 羊奶

在特种奶中,我国只允许羊奶和牦牛奶用于生产婴幼儿奶粉。羊奶中的低聚糖含量确实比较丰富,共轭亚油酸含量也高于牛奶,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制作过程中,厂商要对羊奶或牛奶进行常规的“母乳化调整”。也就是说,无论是牛奶还是羊奶,最终都会经过调整成为接近母乳的状态,两者差异其实非常小。不过,羊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蛋白分子要比牛奶小,所以从吸收性上来讲要比牛奶更易吸收。


(图片来源 | 包图网)


  • 燕麦奶

燕麦奶其实是由燕麦浆做成的一种植物饮品,其本质并不是奶。只是由于它的质地和外观,看上去跟奶比较相似,所以人们把它称作是燕麦奶。从营养角度来看,燕麦奶虽然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比如其所含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都比较丰富。但是相比牛奶,其蛋白质含量还是要少一些。同时,燕麦奶中的钙的含量和吸收率,也比牛奶要差很多。所以,燕麦奶并不能够完全替代牛奶。


但这种谷物饮料的出现倒也给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和因文化及饮食习惯等原因不能选择牛奶的人群提供了额外的饮品选择。


(图片来源 | 极目新闻)


       

其实,喝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其中的钙和优质蛋白,无论是水牛奶、毛牛奶、羊奶、骆驼奶或是普通牛奶,均能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如果没有诸如更易消化这类特殊需求,单从补充营养的角度来看,普通牛奶性价比会更高。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约为3%-4%,以微脂肪球的形式存在。而其中的乳糖也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当然,根据个人和家庭经济情况,可以更换口味,享受不同的奶制品进行消费。

“小众奶”市场如何长久发展?

“小众奶”的兴起,确实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并且在营养方面上也并非毫无优势。只是,当前“小众奶”市场存在的一些乱象,不得不引起关注。


从价格上来看,当前市场上大部分“小众奶”几乎可以与中高端牛奶相媲美,甚至远超牛奶。


从品质上来看,有些产品中存在“小众奶”与牛奶“混搭”的情况,而且牛奶含量并不低。此外,还有一些“小众奶粉”可能存在用大豆蛋白粉来以次充好的情况,产品类别也只是固体饮料。


从广告、宣传来看,不少“小众奶”品牌在对自家产品进行宣传时,除了小众、稀缺、营养等特点之外,还存在“走偏”的情况。不仅夸大其产品的功能和效果,甚至还利用消费者对于专业知识的不足,炮制出了诸多让人真假难辨的概念,比如羊奶粉比牛奶粉更接近母乳、植物奶利于减肥等,这些其实都是伪常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


(图片来源 | 包图网)


不可否认的是,上述问题的出现已经开始影响“小众奶”市场的发展,不仅给“小众奶”市场带来“阴影”,也容易给公众造成“智商税”的印象。因此,在宣传上要避免“过度”,而且小众奶品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企业摒弃赚快钱的短视行为,诚信经营、不断创新、以质取胜。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增加监管力度,从提高准入门槛、完善产品标准等方面出发,从而推动小众奶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



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中国居民每人每天

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大约是1~2杯鲜奶

或者等量的酸奶、

奶粉、奶酪等等产品

今天,你达标了吗?



来源:农视网 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