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焦鑫键)10月26日,正值油茶果成熟采摘旺季,闯王镇高湖村村民谢昌华带领着工人在自己的油茶园娴熟地采摘油茶果,看着一筐又一筐的油茶果挑进家门,谢昌华笑在脸上,喜在心头。
谢昌华在村里头经营着一家酒坊,多年来靠着坚持纯粮食酿造和诚信经营维持着一家人生计,由于家里人口较多,为了增加收入,前些年,承包了村后山的一片油茶林,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谢昌华舍不得给油茶树剪枝,时间久了,油茶树都快长成了一个密不透风、透光的“树球”, 林里长得较密的地方没有调整密度,加上林地上芭茅、藤本、杂灌没能及时清除,油茶林光照不足,通风不好,产量一直不高,这可愁坏了谢昌华。两年前,抱着试试看的他找到县林业部门,说明了自己油茶的情况后,县林业部门派来了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他改造油茶林,还帮他对接了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谢昌华开始对自己低产低效油茶林进行改造,间伐掉部分“老弱病残”的油茶树,清除了芭茅、藤本、杂灌,修剪掉徒长枝、寄生枝、交叉枝、下脚枝、细弱枝等多余枝条,深挖垦覆施肥。经过一番操作后,谢昌华的低产油茶林“老树逢春”了,从之前都快捡不到油茶果,到现在又大又饱满的鲜果压弯枝头。
谢昌华笑眯眯地告诉笔者,感谢通山县林业部门的帮扶,今年的油茶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好,不仅增产增收,还让他学到了油茶改造技术,让他更有信心了。尝到油茶低产林改造甜头的谢昌华,通过租金或返茶油的方式又承包了荒山荒地300余亩,准备扩大油茶种植规模。油茶改造不仅给谢昌华自己增加经济效益,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通过聘请村民抚育、施肥、修枝、采摘等,为他们每人每天增加150-300元不等的收入。
谢昌华的低产油茶林改造只是通山县实施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的一个缩影,通山县林业局自2020年开始实施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以来,通过组织举办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开展上门技术指导,帮助油茶种植农户、企业、合作社组织等进行抚育、垦复、修剪、施肥、品种改良等低改措施,让老树发出“新芽”。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4万余亩,改造后产量总体提升60%,增加油茶种植户收入。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相关决策部署,保障国家粮油安全,通山县“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13万亩,新造油茶林9万亩,积极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油茶产业将成为通山县乡村振兴的‘加速器’”,通山县林业局产业办负责人柯雷辉介绍。
(编辑:阮慧林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