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中篇小说连载 | 大幕山之恋 ⑥



大幕山之恋

作者:周启兴



第十章   大战黄鹰窠,侠女入敌狱

三团战士集中黄金洞,原来五六千人的队伍,现在仅存一千几百余人,这时湘鄂赣省委痛定思痛,开始逐步转变斗争策略,经过一番努力,1936年7月初,方步舟、刘玉堂再次复建红16 师。

1936年12月中旬,红16师在通城县从群众口中得知通城、崇阳一带敌兵力空虚。方步舟就派妻子阮芳华这个侦察精英去通城侦察,阮芳华带回了一张重要的国民党报纸,方步舟从报纸上阅知的“西安事变”发生的消息。方步舟认为是我方游击队发展的好时机,当即写信给省委书记傅秋涛,建议省委移师鄂东南,以开展游击战争的新局面。接到方步舟信后的傅秋涛,立即从连云山辜家洞出发前往鄂东南与红16师会合。

谁知国民党军一面与陕北和谈,一面继续在南方加紧进行对红军的清剿活动,玩弄两面手法。对于国军重新调集重兵“清剿”湘鄂赣游击区,方步舟率领的红16师却全然不知。为了给省委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全师转战于鄂东南的大冶、鄂城、咸宁、崇阳、通山之间,消灭一切敌人。

1937年1月,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红16师的给养面临困难。方步舟想到大幕山的群众基础好,每次到绝处可以在大幕山重生,他和大幕山人民互有深厚的感情,于是率红16师由通城白虎桥转往大幕山。

从通城经崇阳过通山县的南林桥进咸宁县绕上大幕山是一条路线,这条路线较远。从通城经崇阳到通山县有三条路线上大幕山:一从洞口张上山经万家兰田叶家去;二从黄沙铺的门前畈过石獭口经李慈乐去;三是从黄沙铺的鸭颈过石马梅田沿明水垅西进。

方步舟对大幕山非常熟悉,可以说是他第二个故乡,更何况还派姜忠信前往侦察了一番敌情,于是选择第三条路线走。红16师队伍秘密行到石马时,阮芳华的白马不知何故突然前两脚腾空不愿向前走,不论阮芳华怎么使唤,白马就是不听阮芳华的话,阮芳华感到纳闷:这匹白马和自己一起征战多年,从不胆怯,总是勇往直前,与自己配合得天衣无缝,人马合一,今天怎么会这样呢,都说马有灵性,难道前方有情况?因此再派姜忠信前往打探。石马到梅田就是十几里路,过一会儿后姜忠信回来说,没有异常,队伍就继续前进了。

梅田是一块小小的盆地,四面环山,几条小河在此汇合然后向东奔去。方步舟想:敌人会不会在此设伏?方步舟带着疑惑走到梅田西北角的黄鹰窠山下。

黄鹰窠是从大幕山延绵下来的一座小山,之所以叫黄鹰窠,是这山上有很多黄鹰。这时一声枪响,埋伏在黄鹰窠森林中的敌人拼命向我方射击,子弹如骤雨般从山上向下飞来。

方步舟赶紧命令战士以石灰港的河堤作掩体(石灰港秋冬季节干枯无水),以牌坊的柱石作掩护进行反击,打败了敌人三次冲锋,敌人隐藏在森林中不敢下山。只见森林中的鸟儿受惊吓四处乱飞,树枝一根根被子弹打断,树叶打飞,枪声响彻云霄震动山谷。敌我双方正在交织着,打得非常激烈、残酷,只要敌人敢下山,红16师战士一定要他们倒下,有来无回。

谁知背后又杀出一批人马来,从横路蔡方向而来,红16师战士前后受夹击,尽管如此,红16师战士没有一个畏惧的,个个浑身是胆,拼命反击,打得枪杆发烫。

只见阮芳华双枪挥舞,子弹愤怒地射向敌人,周春海始终保护着阮芳华,担心她有一闪失,也是发疯般进行射击,端着一挺轻机枪,好像是万箭齐发。不幸,阮芳华的腿中了一枪,周春海连忙喊一声“芳姐小心!”这时阮芳华的腿又中了一枪。周春海见势危急,大喊“芳姐跟我走。”周春海一边不停扣动扳机射击敌人,一边引路向桥下、坳下方向跑,一直跑到水口,发现阮芳华的腿还在滴血,周春海帮阮芳华做了简单的包扎,周春海想:路上有血迹,这样敌人会跟从血迹追来,怎么办?

水口有左右两条岔路,周春海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脚划一刀让血留下来,然后对阮芳华说;“芳姐,你走左边去大幕山到我家,让我爷带你隐蔽起来养伤。我走右边到楂林坪抄小路回去。这两条路上都有血敌人就不好判断你的方向了。”阮芳华非常感激地说:“好。”两人飞快向前跑去。

追兵赶到水口,看到两条路上都有血迹,敌人的指挥官犹豫了一下,然后分兵两路追赶。英雄有落难之日,一个曾令敌人吓破胆的女侠在汪家的石拱桥上被追兵追上。这时阮芳华不想当俘虏,想死个干净利落,就举枪自杀。扣动扳机,手枪没响,没子弹了,就跳马坠河却被敌人擒住。阮芳华面色苍白,非常疲惫,毕竟有身孕在身,毕竟是一个人不是神,是一个勇敢的红军女战士。

另一追兵在楂林坪也追到了周春海,把周春海捆住带回。返回水口敌人集合,敌人指挥官说:“把此人放走,让他告诉方步舟他妻子被捉。”敌人把阮芳华捆住押送到阳新县龙港监狱。

再说方步舟和红16师的战友们仍在石灰港拼命阻击,但因敌人的火力太强,我方子弹将尽,伤亡很大,这样耗下去可能要全军覆灭,于是方步舟率领战士从丁乐汪过石桥翻山到王陈雅上大幕山。

后来知道这次交战的敌人是国军新编第8师的第22团和第23团,一支黔军,他们想卖力邀功,所以战斗异常的激烈。

第十一章   大幕山上受罚,龙港城下屈降

在大幕山慈湖禅院(大幕山观)里,傅秋涛责怪方步舟错判形势以及在黄鹰窠指挥战斗失误,决定撤销其红16师师长一职。方步舟不服,与傅秋涛展开争论,因而受到集中批判并被开除党籍。

方步舟非常气愤地离开了大幕山观,径直来到周家山周春海家里。周春海怕方步舟一时想不开,就紧追在后。

周春海的家庭比较殷实,其父亲周习之先生利用山上楠竹资源,请了 十来人造火纸,他的姐夫汪绍恒在汉口开纸行,所以周习之家造的火纸根本不愁销路。但他深刻感受到在兵荒马乱中积累一点财富很不容易,常常受到绅、兵、匪多方盘剥,因此也十分痛恨这个黑暗世道,巴不得早日推翻掉这个政府,这就是周习之先生多次支持方步舟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周习之先生与方步舟的岳父阮开栋郎中是至交,阮开栋是光绪己卯年出生,周习之是光绪丙戌年出生,阮开栋大周习之七岁,他们之间以兄弟相称,因这个关系周习之对方步舟照顾备至。周习之的家成了方步舟的落脚店,周习之还常常捐一些物质支持方步舟领导的红16师。

阮开栋看到女儿闺良自从与后来娘吵架离家后就没有回到家里,心里是非常惦记着她,后来听说与方步舟结婚了,对这个女婿也感到满意。只是觉得革命非常危险,细女阮元云已经牺牲了,很希望这个女儿和女婿革命能成功,阮开栋就不断暗地资助方步舟,明着来既担心老婆说漏了嘴又怕倔强的女儿不接受。所以呢,阮开栋常常把一些粮食、布匹、药品、银洋偷偷给周习之,让周习之转给方步舟,并交代不要说出来,但周习之还是对方步舟寂寂说了实情,方步舟对这个岳父非常感激。

周习之见到方步舟怏怏不悦地进了家门,猜测方步舟可能遇到了大事,因为与方步舟接触多年,方步舟总是彬彬有礼,把我当长辈以待,今日是一语不发,是何故?经周习之反复追问,方步舟非常伤心地把事情一一说出。

周习之安慰说:“处理是重了点,冤了点,你红16师,虽说是一个师,其实没有一个团的实力,要面对两个团作战,怎能取胜?官免了,不要紧。开除党籍,也没关系,日后组织会把情况搞清楚的,给你一个公道。现在关键是想办法把阮芳华救出来,这闺女呀,现在有身孕了,又受伤了,该怎么办?”周习之紧蹙眉头,苦思计策。

周习之和方步舟商讨了半个时辰也没有理想的结果,周习之说:“越急越想不出办法来,这样吧,我家有一个长工叫戴安德,是你金牛人,为人忠厚可靠,让他把你带到丛茅地隐藏起来,一日三餐饭让他送给你。”方步舟感谢周习之这个叔辈的理解,平时非常警惕,住处总是不断更换,甚至一夜要换地方。把方步舟安排好后,周春海返回大幕山罐向傅秋涛请求让方步舟休息几天,他确实太累了。

龙港驻军是敌军第121师,师长吴剑平久闻方步舟大名,如果能把他劝降过来那是立了大功,蒋委员长一定非常高兴。今天把他爱妻抓住了是一个劝降的好时机,于是令秘书写了一封劝降书,再命令两个卫兵一定把这封信送到方步舟手里,若有差错就要你人头落地。这两个卫兵一路飞奔来到明水保,卫兵只知道明水保在大幕山山脚下,至于红军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想到这明水保石保长是当地人,应该比自己熟悉大幕山,他们两人一合计就要石保长送信。石保长没有办法只得上山到处打听,走到一处被哨所的哨兵抓住,石保长求之不得,就把信给了哨兵,再由哨兵派人把信送到大幕山观师机关工作人员,最后让周春海带给方步舟。

方步舟接过信封撕开一读,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他卧在地上一幕幕往事涌向眼前:初到黄沙铺,群众非常热情,革命工作秘密顺利开展。大幕山优秀子女积极参军,群众悄悄送粮送鞋。麦市突围,阮芳华舍身相救。想到战友的牺牲,想到爱妻入狱,感到自己有罪!想到自己在武汉求学、黄埔习武,一心追求革命理想,想拯救穷困大众创立幸福社会,十几年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是遥遥不可及,可是目前连妻子都救不了。看到信封里装的爱妻受枪伤满是鲜血的腿的照片,心就像被针扎那样的痛。信中说,“如若不从,则停止治疗,一尸两命。”方步舟一手揣着书信捏成纸团,一手捶地猛砸,砸得鲜血直流,两行眼泪像暴雨时檐沟的雨柱,然后不断地抽泣着。他实在是太痛苦了,太累了,瘫在地上睡了。

方步舟醒后就去找周习之,看这个长辈有没有良策。周习之沉思良久后慢慢地说;“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你有革命理想,应该为大家舍小家,多少人为了革命牺牲了,尸骨抛在他乡,革命是残酷的,身处乱世呀,苦、苦苦呀!”

周习之离开太师椅望着天井上的蓝天说:“共产党现在虽处于弱势,但其中有一大批精英在为他们的理想而奋斗,我相信未来的天是红色的。国民党虽然目前有力量,但政府腐败,官匪勾结,民不聊生,迟早是要垮台的。但要斗垮它不知是哪一年的事?”

这时方步舟跟到周习之的旁边坚定地说:“共产党一定会胜利!”

“是的,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未来的天下属于共产党。但目前国民党还有它的气数,中央红军从南方撤走了,你们留下来打游击,餐风露宿,常常是孤军奋战,和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作战,这几年吃了多少苦,不是你们意志坚定早就垮了。我就是看到你们身上有顽强的斗志才支持你们才相信未来是属于共产党的。”周习之又转回太师椅坐下忧愁地说:“芳华是我侄女,现在身陷牢狱,我还不能告诉开栋哥,我的心呀,这几天一直在痛。让你带兵去强攻吧,不现实,那如同以卵击石,送死。不去救呢,那是一人两条命,难、难!”

周习之叹了一口气,轻轻地喝了一口茶。方步舟随周习之回到座位上是如坐针毡痛苦地说:“我回师部。”

“且慢。你不想想三国徐庶。”周习之仿佛想出计谋来。

“提徐庶干什么?”方步舟困惑地问。

周习之又叹了一口气说:“唉,我看你只能仿效徐庶了。曹操用卑鄙的手段骗走徐母,况且徐庶是一个谋士也想不出良策来,徐庶只好离开刘备来到曹营,但一生不为曹操献一计,后人没有谁骂徐庶不忠。”

“好了,叔辈,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我可做不到。”方步舟说罢就要走。

 “等我说完。关公是英雄吧,关公去曹营不也是权宜之策,后人有谁骂关公不忠呢?我想来想去,你可以学学徐庶、关公。”周习之说“关公降曹”时停了一下,担心“降”字会刺激方步舟,说到嘴边的话就改为“关公去曹营”,让方步舟好接受一些。

“叔,这个不能听您的。”方步舟说完就走。

周习之一把拉住方步舟的手,看方步舟不听他的话激动地说:“步舟,我一直把芳华当我的骨肉,我只有两个和尚崽没有闺女,今天你不救芳华,我就撞死在这天井台上。”说罢,就以头去撞,方步舟赶忙拉住,几乎要哭了,“叔,您又何必呢,您让我想想。”方步舟和周习之说了一番话,然后回到师部。方步舟一夜未合眼,思前想后还是趁着夜色悄悄离开大幕山去了龙港。(待续)

(编辑:阮百川(见习)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