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年纪,有人健步如飞,有人却步履蹒跚?
很可能是你的“行动力”已经落后他人了。良好的“行动力”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支持,而一旦它们出现问题,“行动力”的力量、耐力、柔韧、平衡和敏捷性几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行动力”在流失,你要尽早重视起来
身体活动可以从力量、耐力、柔韧、平衡和敏捷五个维度来看,成年人在一定年龄之后,随着岁月的流逝,五维“行动力”通常在慢慢下降,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在加速这种情况的发生。
1、“行动力”在衰老中流失我们的骨量和肌肉随着年龄增长都在慢慢流失。《补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必要性》一文提到,20岁-40岁为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骨量维持在骨峰值;此后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开始丢失。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骨折风险随之增加。30岁之前,如果膳食钙摄入量不足,达到的峰值骨量就会偏低,因此骨骼健康问题要尽早重视起来。此外,肌肉力量也在减少。2013年刊发在《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的一项研究发现,60-69岁和70-80岁相比,男性上肢肌肉力量减少8%,女性减少10%;男性下肢肌肉力量减少12%,女性减少14%。这也意味着老人在10年内可能失去1/4到1/3的肌肉力量。
2. 在不良生活习惯中流失久坐不动、宅着不出门、吸烟、酗酒、熬夜、挑食等不良习惯,让一些年轻人的骨骼健康堪忧,肌肉力量也不尽人意,也因此有了年纪轻轻骨质疏松、大学生做不了一个引体向上的情况发生。那么,如何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行动力”,到老也能腿脚灵活呢?这就需要平时养好骨骼、关节和肌肉。
养护好骨骼、关节和肌肉,从2件事入手
1、坚持规律运动
“用进废退”,只有动起来,肌肉才会有力量,骨骼才会更坚韧。有规律地适当进行身体活动还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病。建议每周最好有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每天最好抽出30至60分钟运动,比如游泳、骑行、慢跑及健走等。此外,每周应有2-3天做些抗阻运动,比如俯卧撑、举哑铃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成年人身体活动量
此外,建议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晒太阳的同时可获得“免费”的维生素D,利于钙的吸收。
2. 吃出健康好骨骼
在保证膳食多样化的基础上,可以多选择一些骨骼、肌肉和关节喜欢的食物,比如:骨骼含有大量蛋白质,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牛肉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是构成关节软骨的成分,帮助维护关节柔韧灵活,保护和修复关节软骨。
此外,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健康还与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相关。比如,钙是骨骼的基本原料;镁在成骨细胞活动中促进成骨细胞分裂,产生更多骨胶原;锌可以促进骨有机基质合成,铜影响着胶原蛋白的成熟,因此能影响骨组成和结构;维生素D、K、C、E、A影响着骨的生长与代谢。饮食中奶制品、蔬菜、水果、粗粮和坚果等食物通常富含这些营养素。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