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柯国强)肺是人体的呼吸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而他的肺被切除了一半。做一件事容易,一辈子坚持做同一件事就不容易。他一生从事法医工作,体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难能可贵。28年来,他掘井及泉,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为生者权、为死者言”。他,就是通山县公安局副主任法医师——徐宏发。
同事们都喜欢叫他“老徐”,其实他生于1970年,今年才52岁,并不算老,大家称他为“老”徐,大多是认为他从事法医工作时间长,资格“老”。
24岁进入通山县公安局工作,之后,他一直在刑侦大队从事法医工作。
一辈子一个工作岗位,一生只挖一口井,锚定目标不松劲,也许会觉得枯燥无味,但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敬畏心做挚爱事,把事业做到极致。
医生是救死扶伤,而法医是鉴证实录。
“从事法医工作后,才意识法医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工作,为生者权,为死者言。”他说道。
在学校学的医学临床专业,但医生与法医还是有很大区别。他只有大量恶补法医知识,向前辈学、从现场学、从书本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个“土专家”。
28年来,他在法医工作岗位上,通过解读事实真相,揭开层层迷雾,为生者维护权益,为死者“发声”,维护着公平正义。
他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法医,放下解剖刀,也是受人称颂的专业学者。
他结合工作中积累的心得和经验,先后在《法医学杂志》《刑事技术》《法医学理论创新与实践》等法医权威刊物上,撰写《泥土上少许血迹的提取技巧》《胸椎变异并椎体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胸部损伤后肋骨骨折的诊断和鉴定》等20余篇科研论文。
“法医必须要沉得下心来、耐得住性子、受得住寂寞,更要具备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为民请命的担当情怀。”他说道。
法医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没有两把刷子是断然行不通。
一件离奇的死亡事件,是意外还是谋杀?犯罪现场的一根头发、一滴血迹,给了民警怎样的信息?这时,就能显现出法医工作的重要性。
多年来,他掘井及泉,精益求精,以匠心精神将法医工作做到极致,把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变成了可能。
2004年9月,辖区厦铺镇一山林废弃红薯窖中发现一具幼女尸体。由于发案时间长,且连日多雨,现场遭到严重破坏。
通过仔细勘验,他从窖底一处泥土中提取到一根毛发检材,经过DNA分析比对,最终锁定犯罪分子,使案件得以成功告破。
2020年11月,辖区燕厦乡一山崖底部惊现一具男性尸体。是跳崖自杀,还是他杀?徐宏发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尸体表面有电击烧伤痕迹。
是不是被害人被电击死亡后被嫌疑人抛尸崖底呢?徐宏发提出设想后,侦查民警循线侦查,一举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法医工作实际上是对作案现场推断重建,进行宏观思考、微观求证”。他说,“现场留下的信息可能非常有限,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勘验查找,提取检验有用的证据,最大程度还原案件和事实真相。”
他是一个严谨得近乎苛刻的人,也是一个细致有心的人。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放着20多本工作笔记本,描画着各类发案现场图,记录着现场勘验细节。
多年来,他检验尸体3000余具,勘查现场3000余次,为侦破重大案件提供科学依据200余次,没有出现一次差错,为侦查破案提供大量科学依据。
法医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有严重的危险性。
案发现场,除了场面的血腥、环境的脏臭,还有未知的毒气、爆炸物,甚至是尸体可能携带的恶性传染病,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有时候,面对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法医要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闻”和“摸”给人带来的现场冲击力远远大于视觉冲击力。
这些,是他每天都有可能面临的场景。这样的坚持,注定会很累,很苦。
2015年7月,通羊城区一案发现场,他发现死者尸体胳膊上有不明原因的针孔,怀疑死者生前有吸毒史,进而联想到死者很可能患有艾滋病。
经后来的医学鉴定,果然证实了他的判断。如果事先没做好防备,很可能就会沾染上病毒,后果不堪设想。
法医工作也有可能遇到“医闹”情况,有时家属“不服”伤情或死亡鉴定结论,指责漫骂法医,甚至还会被卷入诉讼,好在都取得了理解,平息了事端。
多年来,因为法医的工作属性,他身体每况愈下。
2018年1月9日,身为咸宁市人大代表的他,在参加人代会时突然昏厥倒地,紧急送医后被切除了一半的肺。大病初愈后,他不顾医生的休息建议,又投入紧张的一线工作。
组织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以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为生者维权、为死者“发言”,受到组织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先后荣获公安部“优秀刑事技术民警”、湖北省“公安机关群众满意民警”、咸宁市“最美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只要身体允许,就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他说道。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