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屋场夜谈心里话

  “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今晚请大家畅所欲言。”9月11日晚,通山县通羊镇港口村屋场会上,镇党委书记阮英友开场说道。

  “感谢党来谢政府,把会开到家门口!”80岁的老支书徐赐才说。

  青年村民徐唐民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长年在外打工,家里老人没人照顾,能在家门口打工该多好呀!”

  麻城媳妇周承菲说:“这里山清水秀,我们每天早上到河边洗衣服,希望能做个洗衣台。”

  “我们那几家人最近缺水吃,是阮书记安排镇里送水,从市里借用了一台送水车,24小时为大家服务。”6组村民绍维新说。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需要大家共同缔造,村民不能跟原来那样光做裁判员,还要做参与者。

  引进项目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设置进村路口标识,打造适合当地种植的水果基地……当晚的屋场会上,港口村共收集到7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港口村徐家湾是典型的移民村,过去为支持库区建设作出了贡献,现在自力更生,发扬库区精神。

  “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乡贤发力,大家合力,出谋助力,政策奖励。”村党支部书记石善谋说。

咸宁日报全媒体 特约记者 徐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