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越来越重,可能是子宫内膜发出的警告

对于女生来说,普通痛经已经够难受了,不仅小肚子疼得翻江倒海,腰背也会跟着酸痛。

但还有一种病,会让痛经变得更难忍受,一个月比一个月疼,甚至发展到痛不欲生

这种病就是:子宫腺肌病

让我们先来看看子宫的结构,子宫由内向外分为三层,分别是: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如果把子宫比作房子的话,那么月经可以看作是一次大扫除,扫出去的是“过期”的子宫内膜

经期结束后,房子又开始新一轮的“装修”,长出新的内膜

如果有的子宫内膜“调皮”,没有在子宫内膜层好好待着,翻过了“围墙”(子宫内膜与肌层结合带),“种植”(异位)到子宫肌层里面,就会引起子宫腺肌病



“种植”肌层里的内膜和正常的内膜一样,会随着月经周期增生、出血,不同的是它们无法排出体外,于是就会刺激引起一系列症状[3-5]:

1.进行性痛经

典型表现是痛经逐渐加重,如一个月比一个月痛。

通常在月经开始前一周,就出现无法缓解的下腹部疼痛、坠胀感,疼痛位于腹部正中,直到月经结束后才会缓解。

2.月经失调

表现为连续几个月经周期月经过多(大于80毫升)、经期延长、月经前后点滴出血

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贫血,出现脸色发白、头晕等表现。

(子宫腺肌病)

3.子宫增大变硬

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质地变硬伴随压痛感,子宫失去了正常的弹性,会进一步导致出血不止或者不孕。

4.不孕、容易流产

2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妊娠后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的风险会增加。

5.其他相关症状

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比如慢性疼痛、排卵期出血、性交痛等。

1、做过子宫手术

刮宫、人流、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等,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打通内膜与肌层之间的“暗道”,使内膜“登堂入室”“兴风作浪”。

2、多次妊娠分娩

妊娠分娩可能对子宫平滑肌等组织造成创伤,为基底层内膜入侵肌层创造条件。

生育次数越多,损伤的几率也越大。

3、慢性子宫内膜炎

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使子宫内膜侵入肌层“野蛮”生长。

4、高雌激素水平

常见于那些服用含雌激素保健品的人,以及肥胖人群

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并造成“围墙”(子宫内膜与肌层结合带)微损伤,使活跃起来的内膜入侵肌层,“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5、家族有人患过子宫腺肌病



不一定。

目前,想要根治子宫腺肌病,只有两种方法:切子宫,或熬到绝经

但对付这个疾病,根据患者的年龄、严重程度、卵巢储备功能、有没有生育要求等,还有很多个性化的对症治疗手段

多数情况下,对于症状较轻、希望保留子宫或将近绝经期的女性,如果情况适合,会首选药物治疗[3]。


(子宫腺肌病的部分治疗手段)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

另外也还有一些治疗虽不能切除病灶,但可以缩小病灶、改善症状,如子宫动脉栓塞(阻断子宫血液供应)、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定点消融病灶)等。

所以,就算得了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只有切子宫一条路

现代医学不只是治疗疾病,更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如果条件允许,医生一定会和你并肩打一场子宫保卫战

专业的事,就放心地交给专业医生来做吧!

来源:腾讯医典她知、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