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班累坏了吧?
补一补!
脸色好像有点差?
补一补!
阿嚏,抵抗力下降了?
补一补!
一年四季,皆可进补,但补法各有不同,你掌握了吗?
1
平补 清补 温补
进补并不是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一通乱吃就能达到目的,辨证不可少,分清药材特性很重要,不同类型补益药用起来也有讲究!
平补:指药性平和,无明显寒凉之分的药材,适用于一般虚损病症。
代表药物:山药、粳米、黑豆、芝麻
清补:药性偏寒凉、补而兼清的药材,具有滋阴清热作用,阳虚体质一般不适用。
代表药物:海带、西瓜
温补:药性温热、补而兼温的药材,具有益气、温阳、驱寒的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疾病。
代表药物:黄芪、龙眼肉、当归、羊肉
2
补益药种类
根据主治病症的不同,补益药一般分为补阳、补阴、补气和补血四类:
补阳药:针对怕冷、手脚冰凉等阳虚症状。
代表药:鹿茸、海马、巴戟天、肉桂
补阴药:针对阴虚燥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阴虚症状。
代表药:百合、麦冬、沙参、玉竹、石斛
补气药:针对肺脾气虚、神疲乏力、易出虚汗等症状。
代表药:黄芪、党参、山药
补血药:针对心慌心烦、失眠多梦、耳鸣眩晕等血虚症状。
代表药:龙眼肉、当归、阿胶、鱼胶
3
因时而补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顺时而养,早在《黄帝内经》便提出了四季养生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
春天阳气生发,天气潮湿,养生以保护人体阳气为主,宜平补。
夏季暑热,易耗气伤津,以滋阴润燥的清补方法为主。
秋季燥邪当令,首先犯肺,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宜。
冬季阳气潜藏,宜固护阳气,适合温补方法。
4
其他进补方法
除了食补药补之外,想要进补,还有很多方法可供选择。
因时而补:顺应节气特点,进行规律的生活起居,也是一种进补。
运动锻炼:通过运动锻炼,促进气血流通,可及时排除病理产物,有效防止寒、湿等在体内的积聚。
艾灸:艾灸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来说是很好的补益方法。
感冒能不能进补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感之邪侵犯人体所致,必须加以祛除,而补益药往往具有“收”的特性,容易导致邪气缠绵不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当然,并非所有感冒期间都不可进补,对于阳虚、气虚等患者,如在解表药中搭配扶正补气的药物,有助于恢复正气,加速感冒痊愈。
来源: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