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水空间
作者: 张长征
十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去隐水拜会郑安国先生。
先生的家在城关东北处的大畈镇隐水村,有四十来里路,湾子散落于山凹间,村间隐伏着有一条小溪,两岸炊烟袅袅,河水从山中来,少见的清澈透亮,河道的两旁鹅卵石垒砌出先人的勤奋与智慧,也间隔出大大小小的沙土菜园地。在这样的灰色寒冬里,各式各样的时蔬绿得鲜艳,数座古桥横跨在小河上,青石板的小路连着青砖黑瓦的老屋,初印象正是小桥流水人家。
村庄素在纯朴的乡风里滋养。这里老屋诸多,土夯的墙体,翘角的飞檐,巧妙的画廊、雕刻的木石,还有黑色的砖瓦,岁月的印痕在凝重的符号中,郑家从一人起灶,到千人一屋,再到分家分户的繁衍更迭,隐水人部恪守本分守正道,不忘祖先恩泽。在600年来的烟熏火燎日子里,老屋弥漫着世代人生活变迁的气息,留下后人追寻的印证和血液的传承。在一进几重的天井下,仰望着斗大的天空,扳数着时辰,这里的人们守望着四季,或长叹、或沉思、或是以一串爆竹声燃放出长短的欢娱,一座宅、一桌饭、一缕烟,数说着村庄的娴静清悠,亦演变着隐水人亘古不变的往复生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而今的老屋鲜有人住,或空置或垮塌或重建,或是从那山头上整体搬到山下,楼房别墅渐渐占据了村庄的空间,故事与乡愁,还有灵魂都留在老屋的空间中。我坐于村中古桥边,呼吸着山谷里的清新空气,听流水潺潺。溪流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串起各庄各户引宕得一波三折,折叠一纸小船,随放流水而去,淌过村落,穿过幽幽暗暗的隐水洞十里长廊,摇摇晃晃地走向世外,归于富水湖的大世面之中,隐水村如此得名,悟是天赐神妙。
五年前,安国先生从老屋搬入新居,又在香城安了家,乡愁似风筝的一根线,拽着往回走,父母齐眉时,大凡约上几个朋友,话话家常,叙叙琐事,享受一顿父母张罗的喷香柴火锣鑵饭,酒后,沿着小河边走一走,可见村里人见客人来,都会热情点个头,或问客人从哪里来?要不进屋里坐坐,喝杯水?在湾里数十户人家的空间里,曾生活着多姓,现两姓共一村,袁姓先至,郑姓后到,袁姓历代恪守内不欺已,外不欺人的教化遗训,郑姓繁衍人数后来居上,占据了大多的空间,但郑姓人牢记心怀感恩、一心向善的家规祖训,村里百年和睦相处,不为一私利而斗狠的气息。我是这里的常客,结识过不少乡亲,吃过两姓人的几家饭,主人一般会呼上左邻右舍作陪,菜是陋了些,却是铺满了桌,酒劲烈,七杯八盏的敬上,他们均以老表互称,于血液中蕴含着两姓一家亲的传统美德,客来互邀已成为遗风,只有这样,或许隐水人此时是最快活的时分,聊至酩醉而散。
前年,安国的父亲瞌然长逝,母亲随孩子进城住,房子就少许了平日的烟火,父亲留下的事情太多太多,安国回来的次数多了些,需要接过父亲未放下的担子,他来承担门户,照料着荒山上那片父亲的40亩枇杷林,村里几个邀头人常聚一块,商议乡村振兴助学基金会等大小事情,致力推进崇文重教之风,他们认定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的振兴,人才的振兴就是文化的振兴,这是他有一辈子忙不完的事情。他常在村里走走,聊着家长里短的事,也去父亲的坟头坐坐,说说心里有太多的委屈,期许,文人最深的情结莫是故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年,省纪委工作队驻隐水村,带领着告别贫困的村民正往一个崭新的生活转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隐水洞、龙隐山景区带动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安国常叹说父亲没有福气,若在世,能目睹家乡的巨变一定会特别的高兴,如今,父亲的枇杷林长高了,长大了,一年一年的枇杷正补贴着他在疫情之下的窘困生活,他每次回来推开门进屋,心里叫一声父亲,房子却是空荡荡的。
安国回村里的次数更多了,按他的话说:“借工作组东风,谋隐水的新空间”,日前,镇里将乡村旅游振兴的谋划和建设重担交给了他,隐水的千年传说、百年老屋、耕读文化、山水风情、习俗美食、梅山夹的沧桑、新农村的蝶变等等,无一不在他创作的灵感里迸发,在灵魂的空间里,他正在描绘一副新的意愿蓝图,我知道,文化人安国先生的情怀里正图谋一种“隐文化”的空间式发展。
楠竹的清风、松柏的挺拔、杉树的伟岸,赋予山的美质,也赋予隐水人勤劳与不屈。在群山中,隐水的茂密植被绵延起伏,在村庄的周围,阡陌纵横的良田黄绿交错,竹木林笼罩下的村庄,尽显世外桃源般的朦胧画感,隐水洞、龙隐山、石牛山、案坑来由等的传说更是增添了村庄神秘的传奇色彩,这里的嶙峋石头,独特地貌,传奇故事,让我着实地看不够,也听不够。
我喜欢来这里,常坐在龙隐山脚下的一座叫隐水空间文化酒店的玻璃窗下,与朋友们聊天喝茶。远处,峰峦叠翠,枇杷树满山坡,近处,高速路穿村过,红十七军纪念碑庄严矗立,心里依然是那种壮美的豪迈之感,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行色匆匆的暮归人,正赶往灯火渐起的村落,一轮明月升起,挂在村头的山谷中,此时,村庄夜晚的空间在柔和的月光下,尽显静谧安然,让人如痴如醉。店主人袁观富常会沏一壶茶,热上一壶老谷酒,约上几个好友,围着一桌地道的独特可口的隐水菜,听他讲在深圳创业的辛酸和回家投资后的安逸,好像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前不久,隐水的战友郑自富也从广东赶回来了,正在隐水寻找一个新的投资空间,让我对隐水有了更神秘的探寻与向往。
(编辑:阮百川(见习)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