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通山】通山闯王文化园廉政教育馆

公元1645年5月上旬,在一条叫牛脊岭的山间小路上,李自成,这位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走到了人生终点。

一年前风光入京,君临天下;一年后落魄败逃,惨死他乡。辛苦17年打下江山,42天就拱手让出,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来形容李自成再恰当不过了。

鉴于李自成朝荣夕毙的悲剧,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把此行比作“进京赶考”,特地语重心长嘱咐全党同志“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201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全党要牢记“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总结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对我们走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赶考”之路,仍有借鉴意义。

通山县九宫山闯王文化园廉政教育基地以“乾坤正气、九宫倡廉、以史为鉴、警钟长鸣”为总体概念,挖掘闯王李自成“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深刻文化内涵,围绕“一核(以廉政教育基地为核心)、一魂(闯王李自成相关历史文化)、两轴(南北纪念轴和东西景观轴)”,着力打造省级廉政教育警示基地。

借九宫山之名,馆陈设计呈“九宫之势”,寓意“九州”,在展厅布局的设计上,以“九宫格”为结构蓝本,以“警”字为主题领衔,共设计九个展厅,从李自成的历史教训到现实反腐倡廉的警示,生动体现了执政党“决不当李自成”的客观性、紧迫性与必要性。

九个展厅分别为:警醒宫、警世宫、警策宫、警心宫、警戒宫、警史宫、警思宫、警钟宫,主要展现一代闯王李自成的风云事迹,重点围绕李自成及其部下骄奢、贪腐、懈怠等教训展开,生动再现了闯王被世人拥戴,后被弃为流寇的历程,深刻揭示了大顺政权得而复失的根本原因。同时,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始终坚持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通过大量的反面典型和反腐成果,告诫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