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93人遇难,另有25人失联
记者从四川省“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获悉,截至11日17时,地震已经造成93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55人,雅安市遇难38人。另有25人失联,其中泸定县9人,石棉县16人。
四川泸定地震已致88人遇难,30人失联
记者从四川省“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获悉,截至9日12时,泸定6.8 级地震已造成88人死亡,其中甘孜州泸定县50人死亡,雅安市石棉县38人死亡,地震还造成30人失联、400余人受伤(其中危重伤11人、重伤38人)。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82人遇难
经调度甘孜州委办、雅安市委办和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截至8日8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82人死亡,其中甘孜州泸定县46人死亡,雅安市石棉县36人死亡,地震还造成35人失联、270余人受伤(其中危重伤4人、重伤62人)。
四川泸定地震救援直击

9月7日,在泸定县磨西镇的地震灾后安置点,志愿者为人们分发米饭。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磨西镇磨西广场集中安置点的帐篷内,一群孩子正在“红马甲”哥哥姐姐们的指导下画画。帐篷外,用简易纸板做成的牌子“青青乐园”特别显眼,这是甘孜地震灾区首个建在地震震中的儿童乐园。
“孩子们的声音,在地震灾区就是最动听的声音!”青年志愿者毛建美说。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6日21时,共造成72人遇难。当地救援工作正在紧张展开。
9月6日,救援人员抬着橡皮艇,准备先经水路再爬山路向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挺进。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援引自9月6日地震现场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地震已造成四川甘孜38人遇难。目前地震已造成四川甘孜和雅安共计72人遇难。
灾区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转移安置
截至9月6日8时,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交通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650余人、9架直升机。目前,灾区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转移安置。
位于石棉县王岗坪乡挖角村村委会的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四川甘孜州出现降雨
甘孜、雅安紧急转移10657人
9月6日17时以来,四川甘孜州部分区域出现降雨过程,甘孜州、雅安市已紧急转移群众10657人。甘孜州上报地质灾害1起,无人员伤亡,已采取防范措施。
已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13次
进入震中磨西镇的最短“生命通道”已抢通
9月6日,在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救援人员徒步进入灾区救援。新华社发(程雪力 摄)
22340户用户已恢复供电
泸定县磨西镇贡嘎广场的临时安置点灯火通明。四川日报记者 吴聃 摄
地震造成的泸定县湾东河堰塞湖已过流
受地震影响的铁路已恢复正常运行
据铁路部门消息,截止6日,已累计出动近3000人次,检查620余区间,巡视线路8000余公里、桥梁5000余座、隧道1900余座,经排查确认,受地震影响的铁路已恢复正常运行。
四川省医保局紧急出台通知,明确对灾区尚未参加基本医保的因灾受伤人员,实行“不设待遇等待期、参保即可享受相关待遇”的应急措施。对因灾导致急救、抢救受伤参保人员,必须使用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药品及诊疗项目,可临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对因灾受伤参保人员在非定点医疗机构紧急救治的医疗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确保受灾群众及时享受医保待遇、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及时救治。
【泸定地震四川居民提前收到预警,这是怎样做到的?】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9月5日,雅安市石棉县群众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 新华社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地震 ,四川当地居民手机提前收到预警。有成都的网友表示提前十多秒收到地震预警,有的是电视提醒还有70多秒地震波到达。
“地震预警”是指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在这段小段时间里,可供居民在家中迅速找到地方避险。
实际上,四川泸定6.8级地震,四川多地震感明显,电视、手机、大喇叭齐发预警,千万民众收到预警紧急避险。而网友手机收到的预警信息来自“地震预警”app,页面显示预警能力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供。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呢?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官网报道,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强震。
公开信息显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王暾博士创建,植根于成都市、四川省,面向全国、全球,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2010年与应急部门、地震部门联合建成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是中国地震预警网的组成部分,已覆盖24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的多震区面积的90%,已成功预警73次破坏性地震。
四川、重庆部分地区网友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
预警系统向千万民众的电视、手机发出预警
报道指出,预警系统在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第5秒发出预警,给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雅安市提前20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50秒预警,四川大量社区、小区地震预警大喇叭提前发出预警,千万民众的电视、手机发出预警,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居民听到预警后紧急避险。该地震是大陆地震预警网自2011年连续成功预警的第73次破坏性地震。
统计表明,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成都市等地应用了地震预警并达到触发条件的学校、社区、场镇提前发出预警,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危化企业等通过专用接收终端接收预警,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电视等提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大陆地震预警网第一时间通过人民网四川、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和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还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甘孜州防震减灾中心等同步提供预警信息。
具体来说,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3千米的康定市,预警时间7秒,距震中99千米的雅安市,预警时间20秒,距震中161千米的乐山市,预警时间36秒,距震中176千米的眉山市,预警时间40秒,距震中221千米的成都市,预警时间50秒。
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部门和应急部门提供了烈度速报图等应急数据。据大陆地震预警网测定,最大烈度9度左右,6度及以上区域涉及甘孜泸定县、九龙县,雅安市石棉县等3个区县的12个乡镇。
四川居民在电视上收到地震预警。
四川在全国率先建成地震预警网并对外服务
四川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境内分布着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三大断裂带,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
据人民网-四川频道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地震局全力推进全川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全面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目前,已经实现四川全域秒级预警信息和分钟级速报信息全链条产品产出,覆盖了包括政府、重点行业和社会公众的服务对象,初步形成预警专业终端、广播电视、应急广播、手机APP和定制服务等多种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预警首报平均用时6秒,烈度速报精度10-15公里。
“我们已经建立了2246个地震监测站点,比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增加了43倍,在全国率先建成地震预警网并对外服务,4.5级以上的地震能在5~15秒内发出预警。”8月18日,四川省省长黄强在“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举例子谈到,“今年6月1日雅安芦山发生6.1级地震,我的办公室距震中113公里,在感觉到摇晃前的16秒就听到街上大喇叭开始响了。现在有了倒计时预警,群众能提前知道,心里就不慌乱了,效果非常好。”
8月19日,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教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简称减灾所)所长王暾博士表示,黄强省长听到的倒计时预警,来自于减灾所2017年在省委大院安装的地震预警“大喇叭”。6月1日,四川芦山发生6.1级地震时,减灾所与中国地震局共建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了预警信息,雅安、成都等地收到预警,千万民众通过手机、电视、“大喇叭”收到预警,大量民众“教科书式”避险。其中,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大喇叭”也同时发出预警,省领导与民众同时听到预警警报;6月10日,马尔康6.0级震群也触发了预警,马尔康、红原等地的广大民众都听到了预警,得到了马尔康市等地政府、民众的充分肯定,实现了良好的紧急避险和安定人心的防灾减灾成效。
宜宾市叙州区五友路学校收到泸定地震预警信息后疏散。
大陆地震预警网已成功预警73次破坏性地震
公开信息显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2010年与应急部门、地震部门联合建成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已覆盖24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的多震区面积的90%,已成功预警73次破坏性地震,包括2013年四川芦山7级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2020年减灾所与中国地震局签约共建中国地震预警网,共同推进地震预警服务社会。大陆地震预警网成为中国地震预警网的组成部分。
从单一灾害应对到多灾害应对、从单一种预警到多灾种预警是国家重大需求。2022年4月,四川省政府依托减灾所成立的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为了中国首个多灾种预警实验室,已支撑建立了中国首个多灾种监测预警平台,正努力提升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灾害的综合预警技术能力,助力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让民众都能在灾害前收到预警。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四川海螺沟景区200余人被困,道路正在抢通】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四川路桥所属康新项目部正在磨西古镇抢通往海螺沟景区的唯一道路,据估计景区内被困200余人,由于工作面有限,目前投入1台挖机,2台装载机,现场抢险人员15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痛心!泸定地震已致65人遇难】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记者从甘孜州委办公室获悉,截至9月6日7时,泸定县“9·5”磨西镇6.8级地震已致37人遇难、失联12人,已收治伤员170人(其中:重伤56人)。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截至9月6日5时50分,石棉县全县范围共接报28人遇难,78人受伤。受伤人员均已送往医院救治。其中,危重5人,重伤12人、轻伤61人。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位于震中附近的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受损严重,18名在站人员中,经初步核实,目前确认1名人员不幸遇难、3名人员受伤,其余14名人员均已安全。
经初步核查,地震涉及泸定、康定、九龙、雅江、丹巴5县(市),房屋、道路、水利、电站、通信、旅游、农业、生态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已初查民房垮塌243间、受损13010间,公共建筑垮塌2栋、受损142栋,宾馆、酒店、民宿等垮塌4栋、受损307栋。
余震不断,已发生3.0级及以上余震10次。目前,受灾情况正在进一步核查统计。
【四川海螺沟景区200余人被困 道路正在抢通中】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四川路桥所属康新项目部正在磨西古镇抢通往海螺沟景区的唯一道路,据估计景区内被困200余人,由于工作面有限,目前投入1台挖机,2台装载机,现场抢险人员15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子弟兵抵达震区 争分夺秒展开救援】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地区,全力投入抢险救援。西部战区联指中心迅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联动四川省军区展开灾情处置。同时,指令战区陆军、战区空军、西藏军区、西宁联勤保障中心等单位做好出动准备。
6日凌晨2点,西部战区抽组精干力量编成应急指挥组,连夜出发赶赴受灾地区,组织指挥军队力量展开救援。
截至目前,武警四川总队共投入1000多名官兵,多路驰援震中救助转移群众、核实灾情、疏通道路,争分夺秒展开救援。
【国产无人机“翼龙”抵达灾区 实行应急通信保障】
5日15时57分,“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紧急起飞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执行任务。18时44分,无人机进入任务区,随即进行勘查,实行应急通信保障。
本次任务期间,“翼龙”-2H无人机搭建空中应急通信网络,实时将现场灾情画面回传,辅助指挥中心调度,为救援团队集结及施救提供强有力保障。
△“翼龙”-2H 资料图
【国家卫健委:全力开展地震灾区卫生应急工作】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国家卫健委立即派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和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卫生应急小分队创伤、重症、神经外科、骨科、麻醉和护理,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70多名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支援。
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收治伤员准备。此外,重庆市、陕西省、湖南省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已做好准备,根据需要随时赴灾区支援。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川9月7日24时前将完成首轮震区地灾隐患全覆盖排查】
【四川泸定县6.8级地震 救援应急反应如何?人员安置情况→】
【痛心!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致46人遇难】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5日20时30分,地震已造成46人死亡(其中甘孜州29人、雅安市17人)、16人失联、50余人受伤。详细伤亡情况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截至9月5日18时,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500余人,调集4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前往灾区开展空中救援及灾情侦查工作。
【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已造成雅安市石棉县14人遇难】

【四川省地震局:余震活动仍将持续】

【国家、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卫健委迅速调度国家级、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驰援泸定震中,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3支国家级快速反应小分队共计11车56人;调派省级队伍2支,共计4车18人;调派甘孜州市级队伍3支,共计4车20人。省卫健委也迅速调度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8车40人,前往雅安市汉源、石棉。
截至16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共派出医疗队员139人(含前方工作组5人)前往甘孜州和雅安市。
【甘孜特警先期240名力量已抵达震中海螺沟】
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目前甘孜州公安局已按照省公安厅的统一安排部署,闻震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交通保畅、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
甘孜州公安局组织700余名警力集结,由局领导率队的先期240名特警已经抵达震中海螺沟,正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目前,从泸定到磨西路段正在积极抢通之中,从康定到海螺沟榆磨路段畅通,公安机关第二批次应急救援力量正在集结赶赴灾区途中。
【四川启动自然灾害二级救助应急响应 紧急调配第一批3.2万件救灾物资支援地震灾区】
根据《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试行)》规定,四川省减灾委决定于9月5日启动四川省自然灾害二级救助应急响应。

据悉,四川省级前期已向甘孜州前置救灾物资5.1万件(包括帐篷2000顶、棉被30000床、折叠床10000张等物资),向雅安市前置救灾物资2.5万余件(包括帐篷1000顶、棉被7000床、折叠床8580张、棉大衣5000件、棉衣裤3788套等救灾物资)。
据悉,地震发生后,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地震应急指挥部,分头收集了解各方信息,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并要求相关民航单位立即排查设施设备情况。截至13时15分,西南空管局、双流机场、天府机场、康定机场、格萨尔机场、西昌机场、绵阳机场、宜宾机场、泸州机场、南充机场等单位均反馈人员安全,设施设备及运行情况正常。
【通往震中的救援通道已经全部疏通】
记者从四川甘孜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通往震中的救援通道已经全部疏通,甘孜州公安局救援力量通过省道S434到达震中海螺沟,沿线道路均有甘孜公安交警保通保畅。
【预计今起三天泸定县多阵雨天气】

9月5日18:37消息:
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发生3.0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05日18时31分在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北纬29.43度,东经102.1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9月5日18:18消息:
据四川雅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消息,受地震影响,截至18时17分,已造成雅安市石棉县14人遇难,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9月5日18:10消息
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度,东经102.1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受地震影响,截至今日18时,已造成雅安市石棉县13人遇难,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交通方面,境内国道108,省道217中断;石棉县王岗坪镇、草科乡、新民乡道路中断;通讯方面,部分干线及本地网受损,基站中断退服79个;电力方面,部分线路跳闸,变电站停运。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迅速启动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成立雅安市“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灾情有关情况,雅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雅安市地震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决定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升级为一级。同时,按照《雅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启动雅安市一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
与此同时,雅安市出动应急救援、武警、消防、医疗、公安等救援力量2100余人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道路抢通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其余救援队伍已集结待命。眉山市、凉山州出动消防救援队伍29车120余人紧急驰援雅安。
目前,受伤人员已送往医院治疗。雅安市正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员,确保不漏一人;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全力以赴转移群众避险,确保不发生因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总台记者 郑轶)
9月5日18:09消息:
截至5日18时地震已造成雅安市石棉县13人遇难
截至18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雅安市石棉县13人遇难,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交通方面,境内国道108,省道217中断;石棉县王岗坪镇、草科乡、新民乡道路中断;通讯方面,部分干线及本地网受损,基站中断退服79个;电力方面,部分线路跳闸,变电站停运。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迅速启动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成立雅安市“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灾情有关情况,雅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雅安市地震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决定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升级为一级。同时,按照《雅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启动雅安市一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
与此同时,雅安市出动应急救援、武警、消防、医疗、公安等救援力量2100余人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道路抢通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其余救援队伍已集结待命。眉山市、凉山州出动消防救援队伍29车120余人紧急驰援雅安。
目前,受伤人员已送往医院治疗。
9月5日18:04消息:
记者从四川甘孜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救援通道已经全部疏通,甘孜州公安局救援力量通过省道S434到达震中海螺沟,沿线道路均有甘孜公安交警保通保畅。
9月5日17:49消息:
四川雅安消防救援支队派出的搜救人员已到达泸定县磨西镇。据介绍,目前当地群众已被就近安置在游客中心。
另外,记者从四川森林消防总队了解到,已有90名森林消防人员到达震中泸定磨西镇开展救援。海螺沟隧道出口200米处堵塞严重,此前发生多次余震,部分道路出现中断。
9月5日17:46消息:
交通运输部15时起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已第一时间调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公路排查和路网监测工作,并从9月5日15时开始启动交通运输三级应急响应。
9月5日17:41消息:
“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飞赴泸定地震震中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和应急厅启动应急通信保障二级响应,紧急调度“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从自贡机场起飞,赶赴震中上空执行公众通信覆盖任务,建立“空中基站”为抢险救灾指挥和受灾群众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截至目前,四川通信行业已出动抢修人员360名,应急车辆116台,发电油机219台,卫星电话29部,应急通信车4辆。目前前线抢险人员已到震中现场,基站通信车已经为磨西镇指挥部开通应急无线网络。
9月5日17:39消息: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甘孜榆林特勤站前突力量已抵达震中磨西镇开展侦查救援。
△空中俯瞰磨西镇
9月5日17:27消息:
地震致部分电网受损 4万用户用电受到影响 抢险正在进行
截至5日16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共造成四川电网1条500千伏线路跳闸(已重合成功),500千伏石棉变电站3台主变受损,3条220千伏线路跳闸(均为电厂并网线路,1条已重合成功),5条110千伏线路跳闸(1条已重合成功),5座110千伏变电站停运,4座35千伏变电站停运、2条35千伏线路跳闸,46条10千伏线路跳闸,约4万用户用电受到影响。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集结国网甘孜、雅安、乐山、眉山供电公司以及国网四川电力应急中心、超高压公司、送变电公司等1000余人、200余台车辆参与电力应急抢险工作。
9月5日17:20消息:
水利部:目前四川震区未收到较大水利灾情险情报告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水利部立即安排四川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震区水库水电站、堤防、塘坝、农村饮水安全等各类水利工程和可能引发的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风险研判,并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四川震区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水利工程震损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据初步统计,震区50公里范围内有大型水库(水电站)4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水电站)176座、堤防39段,截至目前,暂未收到较大水利灾情险情报告。
9月5日17:02消息: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消息,经初步排查,截至今日16点30分,震中周边高速公路中,雅西高速零星落石已清理不影响通行,雅康、成雅、乐雅高速暂未发现异常,正在组织进一步排查。震中周边主要国省干线中,G318线天全至泸定段发现3处断道,已抢通2处,剩余1处将尽快抢通;泸定至康定段总体畅通。G108线石棉段2处断道、每处方量约5-600方,G108汉源段1处断道,均正在抢通。S217泸定至石棉段已发现12处断道,正在分别从泸定和石棉两个方向,向震中磨西镇进一步排查。S434线康定至雅家梗方向畅通,雅家梗至震中磨西镇方向正在排查。G351、S432等国省干线畅通。震区附近农村公路受损严重,正在进一步详细排查。泸石高速项目施工驻地多处房屋开裂,石棉境内TJ7标撒拉池沟施工便道部分路段垮塌,泸石TJ2标杵坭隧道进口垮塌。
9月5日16:58消息:
四川启动自然灾害二级救助应急响应 紧急调配第一批3.2万件救灾物资支援地震灾区
根据《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试行)》规定,四川省减灾委决定于9月5日启动四川省自然灾害二级救助应急响应。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配中央、省级救灾帐篷4400顶、棉被14000床、折叠床14000张,共计3.2万余件的第一批救灾物资紧急支援灾区。后续,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将根据灾情及时调拨补充救灾物资。
据悉,四川省级前期已向甘孜州前置救灾物资5.1万件(包括帐篷2000顶、棉被30000床、折叠床10000张等物资),向雅安市前置救灾物资2.5万余件(包括帐篷1000顶、棉被7000床、折叠床8580张、棉大衣5000件、棉衣裤3788套等救灾物资)。
9月5日16:57消息:
国家、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卫健委迅速调度国家级、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驰援泸定震中,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3支国家级快速反应小分队共计11车56人;调派省级队伍2支,共计4车18人;调派甘孜州市级队伍3支,共计4车20人。省卫健委也迅速调度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8车40人,前往雅安市汉源、石棉。
截至16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共派出医疗队员139人(含前方工作组5人)前往甘孜州和雅安市。
9月5日16:47消息:
震中高速目前通行未受影响 震中周边在建工程已全部停工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9月5日15时,公路损毁抢通情况如下:
一、公路方面
高速公路:
震中附近雅康、雅西、成雅、成名、乐雅高速,暂未发现异常情况,目前通行未受影响,相关支队及路公司正在组织现场排查。
普通国省干线:
国道318线天全至泸定已发现三处断道,正在继续排查,泸定至康定段总体畅通。S217线石棉到泸定方向已发现两处断道,正在继续排查,泸定至得妥镇总体畅通,S434正在排查。
二、交通建设方面
震中周边在建工程已全部停工,开展隐患排查。泸石高速项目施工驻地多处房屋开裂,石棉境内TJ7标撒拉池沟施工便道部分路段垮塌。
三、应急救援方面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二级响应,组织力量开展灾情排查,开通前往灾区的地震救灾应急通道。
9月5日16:42消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截至9月5日14时00分,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3次,其中3.0-3.9级地震2次,4.0级以上地震1次,为12时56分4.2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初步震源机制解显示为走滑型破裂。
1900年以来,此次泸定6.8级地震震中附近200千米范围内,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9次。其中,6.0-6.9级地震15次,7.0-7.9级地震4次,震级最大的为1955年4月14日四川甘孜州康定县7.5级地震(距离本次地震约53千米),时间最近的为2022年6月1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6.1级地震(距离本次地震约120千米),空间距离最近的为1975年1月15日四川九龙东北6.2级地震(距离本次地震约32千米)。
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序列衰减特征、地震前兆资料综合会商初步判断,短期内原震区再次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地震部门正在进一步密切跟踪研判。
9月5日16:35消息:
通信业紧急启动四川泸定地震应急通信保障
记者从各电信运营企业了解到,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当地通信企业紧急启动地震应急保障二级响应,迅速部署开展通信抢险和应急保障工作。
中国移动甘孜分公司出动19名保障人员、1部应急通信车、1部卫星通信车和4部保障车辆赶赴震中一线;中国电信甘孜分公司成立地震应急保障指挥部,出动2辆卫星车、4名卫星保障人员,15辆应急抢险车,52名应急抢险人员投入抢险工作;四川联通甘孜州分公司出动13名应急抢险人员和4辆抢修车辆以及6台发电机。联通雅安、乐山分公司也安排应急队伍出发增援;中国铁塔已与电信、移动、联通确认泸定震区重保站址21个。目前在震中周边的甘孜、雅安、阿坝以及成都分公司累计投入抢修人员138人次、车辆59辆次、燃油发电机116台次。
9月5日16:09消息: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成都消防救援支队出动1个前方指挥部、5个地震救援队、1个飞鹰救援队,共计45车、1架直升机、170人、5只搜救犬,前往甘孜州泸定县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任务。其中,飞鹰航空救援队5人正在集结,飞行计划220公里,1小时到达目的地。
9月5日15:50消息:
四川泸定6.8级地震造成7人遇难 部分房屋受损 通信中断
总台记者从今天(5日)下午四川甘孜州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获悉,9月5日四川泸定县6.8级地震造成7人遇难。经初步勘探,震中磨西镇、燕子沟镇通信中断,得妥镇山体滑坡与房屋受损较严重,冷碛镇道路中断。地震还造成甘孜、雅安等地部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停运。
635名抢险人员开展抢险工作 300名救援队伍已到达震中
甘孜州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了解灾情,做好人员抢救、伤员救治工作,防止发生余震和山体滑坡、堰塞湖等带来的次生灾害,做好受灾群众安置。
目前,武警消防、医疗救治、通讯电力、交通保畅等救援力量635人开展抢险工作。300名救援队伍已到达震中,救援通道已抢通一条,已派出无人机侦查,个别房屋有受损情况。
9月5日15:47消息:
四川省地震局:泸定6.8级地震后 余震活动仍将持续
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地震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为主震-余震型地震,根据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资料,近期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截至2022年9月5日15时00分共记录到M3.0级及以上余震3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地震0次,4.0-4.9级地震1次,3.0-3.9级地震2次。
今天(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多地震感明显。目前地震已导致7人遇难。道路、通讯、房屋等受损情况正在核查中。
甘孜州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目前,武警消防、医疗救治、通讯电力、交通保畅等救援力量635人开展抢险工作。300名救援人员已到达震中,救援通道已抢通一条,已派出无人机侦查,部分房屋有受损情况。
△第一批救援车辆通过泸定收费站
四川省地震局:余震活动仍将持续
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此次泸定6.8级地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为主震-余震型地震,根据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资料,近期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预计今起三天泸定县多阵雨天气
气象部门预计,今起三天(5日至7日),泸定县多阵雨天气,其中7日有中雨。气象部门提醒,需防范降雨天气对交通、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不利影响,此外,地震后地质条件脆弱,需加强防范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9月5日15:35消息:
陆地观测卫星紧急监测地震灾区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调度在轨卫星,及时安排高分一号、三号等卫星对灾区进行3次观测,预计明天再安排灾区观测3次。同时,通过专线直传、网盘共享等多种方式,紧急共享灾区历史存档和灾后监测数据。截至目前,已共享灾前数据5景。
后续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将根据灾情和相关部门需求及时、科学安排卫星进行成像,为灾害救援和灾情评估提供强有力支持。
9月5日15:24消息:
四川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已行至震中约24公里,沿路发现大量垮塌石块。
9月5日14:57消息: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已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发生6.8级左右地震。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已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立即调度甘孜州、泸定县等应急管理局,人员伤亡及房屋受损情况正在核实。同时派出由应急厅厅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处置;协调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调派泸定县前突小组30人赶赴震中核查灾情,调派甘孜、成都、德阳、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7个支队共530人地震救援力量立即赶赴震中开展救援;森林消防总队第一梯队235人已紧急出动,第二梯队170人做好增援准备,第三梯队250人在营区集结待命。
四川省地震局、交通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住建厅、文旅厅、省卫健委、省通信管理局等省级部门分别启动响应,并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9月5日14:48消息:
国网四川电力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
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造成甘孜、雅安等地部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停运,电网受损情况正在进一步排查中。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下属雅安供电公司、甘孜供电公司第一时间调集共计222名电力抢险队队员,携带62台电力抢险车辆和若干应急物资,赶往停运变电站和受损线路现场,开展电力抢险工作。
9月5日14:43消息:
震中50公里范围水库、水电站 暂未收到较大水利灾情险情报告
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据初步统计,震中附近50公里范围内有大型水库水电站4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水电站176座、堤防39段,截至14时暂未收到较大水利灾情险情报告。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9月5日14:41消息:
四川交通执法总队启动二级响应 开启应急通道708条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消息,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四川省交通执法总队立即按照《四川省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分级应急处置指引(试行)》启动二级响应。督促各收费站开启抢险救援通道,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共开启抢险救援应急通道708条。第一批救援车辆于14点20分通过泸定收费站。
△第一批救援车辆于14点20分通过泸定收费站
泸定地震发生后,四川省交通执法总队安排各支队启动“一路三方”联勤应急机制,通过分段巡查、视频巡查等方式对主要涉及的雅西、成雅、雅康、乐雅、成乐、简蒲、蒲都、邛名、二绕西、绕城等高速公路开展应急巡查,重点核实高边坡、桥隧、人行天桥等部位的受损情况。经排查,目前全线路段通行未受影响,各收费站通行正常。
9月5日14:36消息:
四川10县(市)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根据地震震级与影响场烈度,结合四川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情况,预计未来72小时,甘孜州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雅江县,雅安市天全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凉山州冕宁县、甘洛县等3市(州)10县(市)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提醒上述地区密切关注震情和雨情;加强震中及毗邻地区靠山靠崖有人居住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主动预防避让等工作;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联合会商研判,落实好防灾措施,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9月5日14:30消息:
雅西高速沿线有零星落石 其余各相关路段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全省高速公路共开启抢险救援应急通道708条,截至目前,经视频排查及上路排查,除雅西高速沿线有零星落石但未影响通行未造成人员车辆损伤外,其余各相关路段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目前全省高速公路网运行正常。
9月5日14:21消息: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根据相关规定,自然资源部紧急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并派出专家工作组前往震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震后次生灾害排查、应急处置等技术支撑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9.5地震之前的泸定桥(图据泸定桥景区官网)
景区工作人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在景区是封闭式管理,已经排查完毕,泸定桥确实没受大影响,只有旁边小石块滚落了一点。”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记者随后又从四川省甘孜州文广旅局获悉,泸定县9月5日地震发生后,泸定县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派出人员对城区内文物点进行安全巡查,县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朱德同志长征途经泸定居住旧址、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馆藏文物经查暂无安全事故发生。
来源:封面新闻、综合网络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记者获悉,此次震中在甘孜州磨西镇海螺沟景区附近,景区受疫情影响并未正常接待游客。当地一名旅游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与在磨西镇、海螺沟的同事全都暂时无法取得联系,“我们正在往回赶。”
记者获悉,泸定此次地震的震中在当地知名景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邻近。据景区官方介绍,海螺沟地处贡嘎山的“怀抱”之中,是当地的避暑胜地,有原始森林、冰川、冰川河冰壁、冰洞景观,中国最长冰川瀑布位于其间。海螺沟入口处坐落的“磨西古镇”,同样是“网红”自驾景点。
9月5日13时许,记者与当地一名旅游从业者取得联系。地震发生时,其正在成都休假。这位从业者称,受成都疫情影响,海螺沟景区并未正常接待游客。目前,他们与在磨西镇、海螺沟的同事全都暂时无法取得联系,“我们都在从成都往回赶。”
来源:南方都市报微博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启动地质灾害II级应急响应,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及震后次生地灾应急排查工作,电话调度甘孜州及泸定县,紧急部署震区加强巡排查和监测预警。经连线甘孜州及泸定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暂未接报因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报告。
目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专家组已赶赴泸定,指导开展次生地灾隐患排查。
来源:央视新闻
9月5日14:41消息:
四川交通执法总队启动二级响应 开启应急通道708条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四川省交通执法总队立即按照《四川省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分级应急处置指引(试行)》启动二级响应。督促各收费站开启抢险救援通道,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共开启抢险救援应急通道708条。第一批救援车辆于14点20分通过泸定收费站。
泸定地震发生后,四川省交通执法总队安排各支队启动“一路三方”联勤应急机制,通过分段巡查、视频巡查等方式对主要涉及的雅西、成雅、雅康、乐雅、成乐、简蒲、蒲都、邛名、二绕西、绕城等高速公路开展应急巡查,重点核实高边坡、桥隧、人行天桥等部位的受损情况。经排查,目前全线路段通行未受影响,各收费站通行正常。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调派泸定县前突小组30人赶赴震中核查灾情,调派甘孜、成都、德阳、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7个支队共530人地震救援力量立即赶赴震中开展救援。
四川省地震局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
据四川省地震局消息,四川甘孜州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就应急处置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同时,指派当地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及地震监测中心站前往震区调查核实震情、灾情,协同当地政府抗震救灾。

愿平安!
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四川发布,@甘孜州公安局交警支队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震中距泸定县城39公里、距康定市47公里、距石棉县48公里、距汉源县62公里、距荥经县78公里,距成都市226公里。成都、重庆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此前测定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北纬29.61度,东经102.14度)发生6.6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来源:人民日报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