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通山】湖北卫视聚焦通山:追云的人



湖北“史上最强”的热浪有所缓解,而人们盼雨的心情却依然迫切。这两天,全省多地展开人工增雨作业,不过,想问天借雨可不容易。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咸宁通山县的一支气象小分队,看看他们“追云布雨”的故事。

增雨成不成,先得问问云。今天是张鹏追着云跑的第9天。7月以来,咸宁市通山县的高温已经持续了44天,降水比往年同期骤降九成,是全省旱情最严重“特旱”区之一。作为通山县气象局人工增雨的负责人,张鹏明白,这场雨,很多人都在眼巴巴等着。今天是近期气象条件最合适的一天,张鹏满怀信心,一定要把这朵云“追到手”。

咸宁市通山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作业人员张鹏:“今天能起这种弱回波说明(增雨的)机会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看准西边的一朵云,装弹、发车,张鹏一队立即前往作业点。人工增雨并不是造雨,足够厚的云、云里有足够的水汽、上空没有任何飞机……各种条件缺一不可。机会稍纵即逝,张鹏只能守在现场。空旷的野外几乎没有荫蔽,两块石头、两瓶水,两个人一蹲就是三个小时。气象瞬息万变,眼看头顶的烈日越晒越烈,等的云却迟迟没有来。

咸宁市通山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作业人员张鹏:“现在这边的云都是淡积云和碎积云,现在是不符合打的条件。”

已经是连续三天希望落空,张鹏实在不想放弃,决定“换战场”,赶到40公里外再试一把。

“那边肯定,效果的话比这边条件稍微好一点。”

“人要跑,跟着云走。”

“经常蹲一整天都没有条件的情况也有,希望我们下一个点有好结果吧。”

追着云,小队一路向北。张鹏时刻举着手机,每隔几分钟就刷新一次卫星云图。紧张之时,电话响了,另一个小分队带来好消息。

“你们云团起来了吧好像,我们正在往水库的路上赶,我感觉今天很有戏。”

人工增雨作业的成功率往往不超过50%。干了十年气象,对张鹏来说,蹲守、失望、追赶、再蹲守……这些都是常态。下午2点57分,期盼已久的这朵云,终于来了!

机场空管人员:“你们准备好了,现在开始打,打完报告,电话不挂。”

两发炮弹直冲云霄,一场酣畅的大雨落在通山。

咸宁市通山县大路乡居民:“感谢给我们送及时雨,我们非常高兴,我们几个月没有下雨了,就等这一场雨。”

咸宁市通山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作业人员张鹏:“我们一直在追这个云,今天终于发射了,我们心里很高兴,对我们来说这最美的风景不是蓝天白云,而是倾盆大雨。我们的工作就是云跑我们追,我感觉就是比姑娘还难追,但是能下雨,我感觉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目前,湖北全省共有857名像张鹏这样的地面作业人员脚步不停、“追云布雨”,82个地面作业单位严阵以待。截至今天,襄阳、荆门等地已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24次,空地作业累计影响面积约28.3万平方公里,湖北各地多措并举,抓天机,催甘霖,缓旱情,保丰产。(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旭珲 罗浩洋 通山台 王贤波)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