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哪个县最会“抢人”,哪个县最能“吸金”?

8月23日上午,《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体检报告——基于城市吸引力指数》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郡县治天下安——强县工程的路径选择暨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正式发布。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叶学平就报告核心观点在论坛进行了发布。报告认为,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吸引力处于良好水平,总体城市吸引力在全省处于前列,尤其在人才和人口方面非常具有吸引力,彰显出湖北一类县市区对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

人和资金已成为各类城市争抢最为激烈的两大要素

人和资金是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均具备高流动性的特征,已成为各类城市争抢最为激烈的两大要素。外来人口和外来投资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在人口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可增加城市人力资源储备、快速提高城市整体商业水平,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近年来,南方城市的GDP水平普遍高于北方城市,这一“南强北弱”的趋势仍在一直延续。

这背后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口,北方城市人口大量流向南方城市。随着我国人口红利衰减,适龄劳动力数量下降,劳动力供求形势严峻,全国各地各种花式抢人政策层出不穷。在资金方面,大企业、大投资对城市经济的带动和拉动作用明显,吸引更多大企业大投资是每个城市在区域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招商引资是先行军,是各地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已成为各地的“一号工程”。

就地城镇化一定要依靠县域的自身吸引力

县域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主动顺应城镇化新趋势,深刻把握县城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实践要求,通过做强县城,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就地城镇化一定要依靠县域自身的吸引力。就地城镇化的载体主要是离家较近的城郊、县城等,要通过加强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功能,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均需了解城市吸引力

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可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客观地对地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量化排名,以此摸清现状,找准定位,进一步出台针对性举措补齐短板,为分类指导各地提高吸引力提供量化管理依据。

对于各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言,他们也在关注评判各城市的表现,指标体系能为他们在寻找目标城市的过程中提供决策参考,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和更优匹配。

多维度深度洞察城市吸引力

以效果为导向,课题组从资本、人才、人口、游客及传播吸引力的维度构建了城市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城市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构建方面,城市吸引力指标体系应全面考虑体现城市吸引力的各个维度。除上述强调的资本吸引力和人口吸引力外,课题组还纳入了人才吸引力、旅游吸引力和传播吸引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产业迈向高质量需要高端人才的持续供给。旅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形象宣传、市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城市传播有助于展示城市特色和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吸引高端人才、外来资金、流动人口和外地游客。

二级指标构建方面,资本吸引力的考察从营商环境、金融活力、创新活力、经济发展潜力、消费活力、地区开放度这六个二级指标展开。人才吸引力的考察从就业环境、创业环境、人才政策这三个二级指标展开。人口吸引力的考察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这三个二级指标展开。游客吸引力的考察从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交通便利性这三个二级指标展开。传播吸引力的考察从传播效力、城市美誉度和网络热度这三个二级指标展开。

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吸引力整体水平良好

对2021年度纳入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23个一类县市区(包括20个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所在市区及夷陵区、宜都市、枣阳市)进行综合评估。全省23个一类县市区城市吸引力平均得分为78.38分,处于良好水平,总体城市吸引力在全省处于前列。

榜单前五:江夏区、宜都市、黄陂区、夷陵区、枝江市

江夏区以85.35分夺得榜首,江夏区、宜都市、黄陂区、夷陵区、枝江市位列前五名,得分均在81分以上。23个一类县市区平均得分为78.38分,除前10名以外,剩余13个县市区总分均在全省平均分以下,城市吸引力最低分为73.88分。

“一主两副”表现亮眼

从所属地域来看,“一主两副”表现亮眼,几乎包揽前10。前10名的具体构成中,武汉占3个,宜昌占3个,襄阳占2个,黄石占1个,外加省直管市仙桃,如图1。

图1 榜单排名前10地区分布

人才、人口吸引力表现突出,旅游吸引力短板明显

横向来看,五大一级指标中,23个一类县市区平均得分最高的是人才吸引力,为80.11分,该指标表现较好得益于全省23个一类县市区多数位于全省经济强市,为人才引进出台了多项积极政策,人才交流与培育力度较大,相关配套齐全,整体就业环境相对稳定。得分最低的是游客吸引力,为74.85分。虽然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近年来加大了相关投入力度,但部分地区存在着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旅游资源方面的先天不足,对现有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挖掘还需进一步提高。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排名依次是:人才吸引力、人口吸引力、资本吸引力、传播吸引力和游客吸引力,如图2。

图2五大指标得分情况

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实力稳步增强

2021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元台阶,其中县域经济已经占到湖北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2016年湖北仅1个全国百强县,经过多年持续推进,百强县队伍不断扩大。2021年湖北经济全面发展并重新回到全国第七的位置,支撑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县域经济功不可没。在2022年中国百强县榜单,中部地区占22席,其中湖北占8席,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在位次上也有了新突破。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