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天补水,你喝对了吗?

高温天气让人体出汗量明显增多,合理补水成了夏季最重要的“养生课”,到底在夏季怎样喝水才是健康有效的呢?

最好喝温开水

一方面,摄入冷饮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相反,还有人喜欢喝滚烫的水,过烫的饮食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这已是医学界的定论。

因此,饮用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摄氏度。

喝淡不喝甜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需要提醒的是,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营养素也比较单调,并不推荐大量饮用,更不能用来代替白开水。

慢喝不快喝

喝水时,不少人习惯“豪饮”一番,但这种饮水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大口喝水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三:其一,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加大心脏的负担。运动过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其二,天热大量出汗时,暴饮会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进一步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因而人们往往产生越喝越渴的感觉。其三,喝得太快太急,会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

暴饮时一时脾消化不了这么多水,剩下的水就会沉积下来,容易形成水湿,水湿若再进一步发展就往痰湿或痰浊的方向发展。冰水也是不容易被脾脏运化的。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

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什么时间喝水

很多人都会在口渴的时候,习惯性的“咕噜咕噜”豪饮一番,殊不知,这种饮水的方法在中医看来对健康并无好处,长此以往会破坏脾运化水湿的正常生理功能。

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往下咽,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的感觉。

当心“水中毒”

专家指出,大量出汗后,狂喝水,就容易一下子补水补过头,会出现“水中毒”的情况。人一般是以一天 2000 ~2500 ml喝水量为宜。夏天由于出汗多,不做剧烈运动的话,2500 到 3000 ml就可以了。

由于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 16 毫升,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引起脱水低钠症,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饮水量建议每天喝到1500~1700ml,且要分几次喝。一下子饮水过多,即使没有水中毒,大量的水积聚在胃肠中,使人胸腹感到胀满,不利健康。饮水过多,还会冲淡胃液,导致胃肠的吸收能力减弱。

医生提醒,运动出汗后可饮用适量淡盐水、柠檬水、蜂蜜水、运动饮料等,及时补充体内电解质。

这样的“水中毒”事件过去已经发生过

1.小伙狂喝5瓶水 呕吐不止“水中毒”

天气炎热,喝水量增多再正常不过,可合肥小伙小郑打完篮球后猛喝了 5 瓶矿泉水,随即头昏眼花、呕吐不止,送医被诊断为“水中毒”。

2.为治便秘狂喝水险丧命

吴女士半月前得了便秘,在网上发现了喝柠檬水治便秘的偏方。她一有空就喝柠檬水,两小时内喝了 6 升水。不多久她就觉得胃疼、头痛,躺在床上休息。过了一会,老伴发现不对劲,呼叫发现她神志不清。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吴女士由于一次喝水太多致脑水肿,情况十分危急,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

及时补水 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

夏天天气炎热,最重要的就是多喝水。别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 1.5 升至 2 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