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少雨,在咸宁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村民用水、吃水都已经成问题。大家伙决定,凿出一口200米的深井。
一大早,在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轰隆隆的机器声吸引了村民们的围观,这里正在打村里的第一口深井。
湖北汉道钻井公司工作人员仲团圆:“我们预计这个井打到200米,打通以后每天出水量达到150到200吨左右。”
山口村地处丘陵地带,有636户2800人,周边没有水源,村民一直吃的是蓄水池净化的山泉水,每天定时定量取水。
咸宁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村民王艳霞:“以前是六点钟就放水,放到一个小时,大伙儿也是这样接。”
连日干旱,蓄水池渐渐入不敷出,人都快没水喝了,更不谈牲口和庄稼。半个月来,县里和乡里每隔一天会组织洒水车来送水,但“远水”,只够解决基本生活。
咸宁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村民王艳霞:“我有一天在别人家空调房待着,我说没出汗别洗了没有水呀。”
村党支部和大伙儿合计,光靠送和省,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打一口咱村里自己的深井!于是,一场山口村“打井行动”开始了。村里先拿出一笔费用,找来了勘探队、打井队,钱不够,乡里再出。
咸宁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党支部书记严国兵:“采了五个点,最终选址选的这个点这个点,离(蓄水)池近,好操作。”
听起来,打这口井应该不难,可钻头刚钻到15米的地方,就开始不顺利了。
湖北汉道钻井公司工作人员仲团圆:“(需要)镀锌钢管土层,不罩住就会塌方,一直塌一直塌。”
塌方可是大事。村支书严国兵一脚油门,开车去县里买管子,可这种镀锌钢管市面上很少见,严书记急得四处打电话托人问,终于问到咸宁市区有家店可以送货。
入夜,送钢管的车终于开进了村,村民们早就自发等在施工现场,一起帮忙。
管子备齐,打井队赶紧吊装和焊接,村民们有的帮着扶、有的帮忙抬,排除了塌方的风险,已经夜深了。
湖北汉道钻井公司打井队长万建:“我们今天打了15米开始塌方,希望明天顺利,不要碰到溶洞,碰到溶洞就麻烦了。”
打井队料想的问题明天会不会发生?这口井能在三天之内顺利打通吗?我们明天将继续关注。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孙海迪 咸宁台 罗世喜 通山台 王贤波 徐涵 王谦 责任编辑 何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