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刘璇 袁高翔)七月尾,八月始,大暑时分。骄阳下的田间地头,洪港镇党委书记谭禛与农技服务中心、水利站等镇直单位在一起对旱情进行研究,商量抗旱救灾办法。
三伏天以来,我县区域内高温预警不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高温)IV级应急响应,深知缺水导致的旱情对农民所造成的影响之巨,为将旱情所得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洪港镇组织以党委政府双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驻村干部及镇直单位为组员,共同抗击旱情。
“这两天必须把电搞到位,水泵的问题我来协调”,站在茅田河八组干涸的田埂上洪港镇党委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自今年6月以来旱情,洪港镇茅田河受旱灾影响田地面积超过500余亩,7月27日村民王功炳找到谭禛反映受灾情况,7月28日上午还没上班,谭禛就组织电力、农机两家单位来到现场,望着干涸的水田、耷拉的稻谷,谭禛眉头紧锁。在意识到抗旱救灾必须立即开始这一情况时,谭禛要求电站迅速搭建临时用电,安排各村迅速统计受灾情况,同时和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联系请求设备支持,要求农机站立即和上级单位对接尽快申请设备。截止7月30日,4台水泵已经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郭源村杨梅园是郭源村矿山整治中扶持的重点产业项目,投资 400多万,种植面积100余亩,现有杨梅2000余棵,由于今年大旱已经死亡200余棵。
“这棵树看着可能是好的,其实已经被晒伤了,明后年的产量会受到影响”,郭源村支书陈涛心痛的跟洪港镇党委书记谭禛说。“陈支书,你一方面先组织人把水泵装起来,我立即安排镇里的洒水车和消防车,每两天进来一趟;此外你要谋划下产业园今后的喷滴灌节水设施,里面的千亩中药基地也一样,应急措施要做好,相关资金我们一起争取”,谭禛在太阳底下开起了现场办公会。
其实,早在今年汛期即将结束之际,谭禛已经开始对水库进行储水,确保在旱情到来时,各水库有足够的水能够供田地使用。
在解决田地干旱问题的同时,谭禛还不忘人畜饮水情况,先后跑遍15个村,了解到五个村、八个组存在饮水困难的情况。决定采取送水这一措施,根据全镇各村组实际情况,对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不足的积极寻找水源,条件不具备的视情况组织送水,以此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编辑:阮百川 (实习)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