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晚上一关灯,蚊子就来了?!

成年人有很多崩溃的瞬间——

比如被一直深爱的人删掉微信的时候……

家里的狗子把刚买的新鞋咬坏的时候……

还有就是,关灯后,蚊子又准时出现在脑袋边嗡嗡叫的时候。

起床、开灯,准备给它一个教训,结果找了10分钟都找不到其身影。

一关灯,却又出现了……

为什么关了灯,蚊子还能这么精准地找到我们啊?

01

蚊子是怎么定位“猎物”的?

简单说,蚊子能闻出“人”味儿来。

每种生物,乃至于每个人身上的气味都是不同的。

科学家们发现,相比起猪、牛、羊等其他哺乳动物,蚊子对人类爱得更深沉一些。[1][2]

把一堆蚊子关在大箱子里,一个出口用人来当诱饵,另一个出口用动物来当诱饵。

结果蚊子全都被吸引到用人当诱饵的那个出口了,有美味的人类谁还吸动物血呢!

(图源:参考文献[1])

可是问题来了:蚊子如何区别出不同的动物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收集了几种常见哺乳动物的味道。[3]

把小鼠、松鼠等小型动物放进容器里通过不断注入气流采集体味。当气流通过收集管时,气味分子就会被管壁上的多聚体吸附住,从而“抓住”味道。

(图源:参考文献[1])

而太大塞不进去的动物(比如羊,狗,老虎,黑猩猩等等),就可以把它们的毛剃下来提取气味分子。

至于“人”味儿嘛,就得要志愿者们几天不洗澡,光着膀子在大塑料收集袋里躺几个小时。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牺牲。

要研究蚊子的胃口到底更喜欢吃什么,当然少不了我们的主角——蚊子。

为了让它们吃得好长得好方便配合做实验,古有佛陀舍身饲虎,今有研究人员舍血饲蚊,真是舍不得一身肿包就探究不了科学奥秘啊。

图片高能,点击查看。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到底是蚊子大脑的哪部分在闻到“人”味儿后因兴奋而激活,科学家们使用了基因编辑过的蚊子。


把荧光蛋白导入到蚊子的大脑里,这样一来哪块区域被激活了,在显微镜下哪里就像彩灯被按下开关了一样一目了然。


我们身上的味道,主要是由皮脂和汗腺的分泌物构成的,涉及上千种化学物质,每个人的“配方”都有差别,跟动物的气味差别就更大了。

蚊子的大脑中负责识别气味的嗅小球足足有60个之多,在经过基因编辑的蚊子中,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些嗅小球只有在闻到“人”味儿之后才有反应,另一些则专门负责对动物的气味起反应。就像不同味道对应不同颜色的“指示灯”一样。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和动物闻起来不一样呢?

通过比较人体气味与动物气味分子组成的差别,科学家们发现主要的区别在于正己醇和癸醛这两种化学物质。

只要有这两种物质,蚊子就会开心地朝那个方向飞去,以为又有好吃的送上门来了。通过这个原理,以后或许就会有相应的蚊子诱捕器。

这里再附赠一个知识点,其实蚊子尖尖的口器是完全扎得穿长袖长裤的,之所以穿长袖长裤防蚊,只不过是因为暂时遮住了散发出的体味,强行对蚊子“隐身”了,因此穿长袖长裤也只是能减少蚊子叮咬而已。

02

哪种人更招蚊子?

1、遗传

因为皮肤表面分泌物的种类受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一项双胞胎调查发现双胞胎中的一个如果很招蚊子的话,另一个通常也跑不掉。[4] 所以如果家里有招蚊体质的近亲属,很大概率自己也是蚊子的理想型。

2、新陈代谢高

皮肤的表面不仅只有分泌出来的汗液和皮脂,还同时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对皮肤表面的分泌物进行分解,有时还会合成一些新的物质。那些易出汗的人、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比如小孩),皮肤表面会有更多的三甲胺。同时新陈代谢高的人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比如孕妇),而蚊子的感受器也会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定位它的猎物。[5]

3、深色的衣服

别看蚊子虽然小,但蚊子也有眼睛。对于那些夜里出动的品种,比如按蚊来说,它们不喜欢光照,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袭。白色的衣服反光更强烈,它们不喜欢;而黑色的蚊子可以完美隐藏在黑色的衣服上不被轻易发现,所以深色衣服是它们完美的背景色,方便为它们打掩护。

4、化妆的人

由于许多化妆品都含有脂肪酸,所以一般来说化过妆的人在蚊子看来要闻起来更美味一些。

5、血型

有一种流传得很广的说法: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听起来似乎有一些扯淡,蚊子还能分辨血型?

不过确实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研究,在一群志愿者中O型血的人被叮得最多(但并不是其他血型的人就完全不会被咬!)[6]但至于蚊子是如何做到的,目前还不太清楚其中的机制。

6、饮酒

有意思的是,蚊子更喜欢那些喝过酒的人,可能是因为酒精能使表皮毛细血管舒张,从而让皮肤表面温度升高,“面红耳赤”。蚊子的触角里有温度感受器,它们觉得更“热气腾腾”的人要更好吃一点。

03

驱蚊,其实很简单

虽然蚊子让人很崩溃,但是驱蚊其实很简单。

下面2种,轻轻松松帮你赶走蚊子:

1、蚊香

电蚊香液中所含的主要灭蚊成分是菊酯类,这是一种较为广谱的杀虫剂,使用时一般浓度很低,对人体毒性很小,且不产生可吸入颗粒物。虽然菊酯类对人类的危害较低,但对猫咪的危害较高,因为喵星人的肝脏缺乏相应的酶将其代谢掉。所以家里有养猫的话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蚊香。

传统的盘香虽然有效成分与电蚊香液差不多,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在门窗紧闭的空间里,燃烧一会儿就能马上造成这些污染物浓度超过室内空气标准。[7]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是无烟电蚊香或电蚊香片,使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所以建议使用时开窗通风。

2、花露水

许多宣称驱蚊效果不错的花露水,其中的有效成分其实是避蚊胺(N,N —Diethyl-m-toluamide)、派卡瑞丁(Picaridin)、或者驱蚊酯(BAAPE)。这些都是在长期使用中被认为安全有效的添加成分。

避蚊胺虽然不能直接杀死蚊子,但蚊子闻到避蚊胺的气味之后,就会对眼前的人类丧失胃口了。但避蚊胺本身气味比较难闻,于是开发了派卡瑞丁这种无色无味的物质。驱蚊酯的作用机制与避蚊胺类似,刺激性比避蚊胺更小,但也更容易降解,需要及时补涂。

最后就是,经常清理家里的花盆、阴沟、水槽,不积死水,斩草还要除根,彻底让蚊子卵没有孵化长大的可能性!

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