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不可怕,正确防治是关键!

褥疮是什么疾病呢?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皮肤、肌肉等的皮肤溃疡。褥疮又称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溃疡。

褥疮多发生于活动受限的、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截瘫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临床中因石膏或使用支架而压伤皮肤的患者也会发生褥疮。形体特别胖或者特别瘦的患者,也会因不注意翻身而得褥疮。因此照护者需要每天观察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患者与床、沙发接触的身体部位有没有皮肤发红、起泡、破溃。

与床接触的皮肤部位都可能会发生褥疮,以尾骶部、两髋部最多,其次是背部、双足跟。头部、脸部、耳朵,大腿、小腿等任何部位都会发生褥疮。有些患者肢体僵硬,双下肢屈曲,难以伸直,腘窝部皮肤也会被压破。两条腿互相挤压会溃破,握紧的手指时间久了也会压破。

褥疮根据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期:Ⅰ期,皮肤完整,有红斑,指压时红斑不会变白;Ⅱ期,皮肤破损,形成溃疡或水疱;Ⅲ期,伤口到达皮肤深层;Ⅳ,深可见骨、肌肉。很多患者的褥疮是混合期,也有暂时判断不出分期的,一般都较严重。针对每期的治疗,专科医生都有自己的治疗应对方案,照护者要谨遵医嘱。

褥疮的危害很大

褥疮发生后若不懂护理,创面会扩大、加深。有些创面上覆黑色痂盖,家属以为结痂愈合了,其实却是病情慢慢加重了,直到化脓或扩延才知道出问题了。护理卧床患者是一件非常费力的工作,患者常常是左右两侧及背侧,三面均有褥疮。无论怎么换药护理,患者都很痛苦,且效果也不佳。有些老年人会因褥疮感染离世。

照护老年人和患者,多翻身拍打很重要。无论有没有褥疮,褥疮面积大还是小,数目多还是少,照护者都需要给患者多次翻身,并拍打与床接触的部位,帮助局部血液循环。翻身拍打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平时一直僵直的肢体也应该被注意观察,照护者要注意帮忙清洁局部卫生,以便及时发现已经感染的皮肤创面。对于已经发生了的褥疮,更要注意给患者进行翻身拍打,可以达到:已有的褥疮不再扩大,未发生的部位防止发生。翻身拍打到位了,医生的治疗方案才会有效!  借助工具省力也有效。气垫床、坐垫、垫圈、褥疮三角垫等都可以帮助减压。翻身拍打的时间从2小时1次开始,每3天延长30分钟直至4小时1次。逐步延长翻身间隔时间和更换体位,并不会增加患者褥疮的发生率,且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但在延长翻身的间隔时间后,患者一旦有褥疮的皮肤改变,则应立即缩短间隔时间。

突然发现患者有褥疮了,怎么办?

如果周末发现患者出现褥疮,要立即为其翻身,将受伤的部位腾空,不要被压。可以去药房买些医疗用品,作简单处理:用碘伏消毒,在伤口上涂抹消炎软膏,然后把灭菌级干纱布盖在伤口上,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药。不要用酒精、紫药水、红药水涂抹患处,以免刺激伤口,皮肤残留药水的颜色会影响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如果工作日发现患者出现褥疮,可以携带患者的伤口照片前去专科门诊配药,也可以带着患者到医院就诊。若患者情况危急,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到急诊接受救治。

来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