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柯国强)日前,通山县公安局通过视频侦查、合成作战等缜密侦查手段,“零口供”侦破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一人,带破周边省市县入室盗窃案件多起,缴获涉案财物及工具一批。
案发:门窗完好,财物不翼而飞
2022年5月30日凌晨,位于幕阜山中麓的通山县老城区,一个晚上连发多起入室盗窃案件,多名受害人家中现金被盗,一时间闹得山城居民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入室盗窃案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通山警方接群众报警后,辖区东城派出所所长李运兵高度重视,带领民警刘煜、陈伟等赶赴现场开展破案侦查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被盗的居民家的防盗门十分简易,但门窗都是完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现场也没有提取到有价值的物证。通过对比作案手法、作案时间以及被盗物品进行串并分析,初步推断为“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
所谓“技术开锁”,是指不破坏锁体、锁芯结构,利用钩状、梳状工具通过锁芯开锁的一种打开防盗门方法。
然而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手法老练,且案发现场系老旧老区,无监控无物业,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
嫌犯是谁?从哪里来,又去了何方?一系列的疑问,给侦查民警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侦查:循线追踪,锁定可疑元凶
侦查员们始终坚信的是,无论是多么狡猾的嫌疑人,作案后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在接下来的侦查方向,民警将突破重点放在视频监控上。通过对案发时间前后、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资料进行仔细甄别,一名戴着口罩、手套,身上背着斜挂包、动作鬼祟的可疑男子进行民警的侦查视线。
经进一步循线追踪,该名可疑男子于案发当天下午,骑着一辆摩托车从咸宁方向进入通山城区,并多次进出在案发小区周边的一个视频监控中。每当遇到摄像头时,可疑男子都有意地进行低头逃避。民警凭经验分析,这很可能是嫌疑人在实施盗窃前的踩点工作。在后来的视频侦查中,民警发现可疑男子在案发时间后,驾车沿着老城区驶向新城区,最终消失在咸宁温泉方向。
可疑男子是谁?落脚点又是在哪里?查明该男子身份,成为侦查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刘畅的直接安排下,东城派出所、刑侦大队、“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室等警种精干警力,开展精诚协作,实施合成作战,成功锁定了可疑男子冯某的真实身份,并随即对其展开研判布控。
抓捕:密切监控,成功抓获嫌犯
经查,盗窃嫌疑人为冯某,男,现年38岁,湖北大冶人,离异。冯某2007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大冶矿业等公司工作,有盗窃犯罪前科。
民警分析,技术开锁入室盗窃大多是流窜作案,这对抓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通过进一步加大侦查力度,民警发现嫌疑人的一些作案特征,作案区域大都集中在湖北黄石、咸宁,江西九江、修水一带;出行交通工具则呈多样性,有时是小汽车,有时是摩托车,有时是搭乘班车;作案前必先进行踩点,针对的多为防盗门简单易开的住户;作案时间大都选在凌晨人们熟睡的时候,作案目标是现金和黄金首饰;嫌犯作案手法娴熟,反侦查意识较强。
为实现人赃并获,侦查民警决定放长线钓鱼,并兵分两路,一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线上跟踪侦查,一路开展线下布控抓捕。
6月27日,侦查民警发现,嫌疑人多次出现在温泉一小区,判断该小区是犯罪嫌疑人的租房落脚之地,迅即对该小区进行布控。次日11时许,嫌疑人冯某从江西修水乘车到达上述小区后突然退租房屋。不好!这是嫌疑人“转场”。民警当机立断,决定实施抓捕。当嫌疑人在咸宁客运站正欲驾车离开时,被在此蹲守的民警一拥而上按倒在地,成功抓获。随后,民警在嫌疑人多个落脚点起获作案赃物及工具一批。
嫌疑人冯某到案后,具有很强的反抗心理,一直拒不交代犯罪事实。面对这一困境,侦查员并不气馁,坚持缜密侦查,终于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并以“零口供”形式将其绳之以法,等待他的必定是法律的严惩。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警方提醒,防范“技术开锁”最有效的防盗方法是将防盗门反锁,最好安装技术含量高、防盗性能强的防盗锁,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在门上安装电子报警器,有效吓跑驱赶窃贼。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