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雪雁鸣 邓晓丹)随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的不断开展,九管会把这项活动纳入日常工作当中,路上不断人,紧抓不放松,村组有身影,时时记心中。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解到难处,说出群众不愿说出的心里话,帮助群众做好难以做好的事情。踏踏实实为民所忧,为民解忧,帮助群众解脱生活的压力,走向生活的阳光地带。
连日来,县委常委、九管会工委书记石聪,工委副书记、主任朱凤英,工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张燕,工委委员、副主任张凯赶赴区内的5个村、1个居委会,开展下基层解民忧活动,既了解村民日常家居生活,也询问农业生产情况,还有小孩的读书情况,村办合作小企业的发展。这一“班子行动”得到了群众的高度称赞。
在李家铺村,石聪一行到竹筷厂了解生产情况,了解到该竹筷厂创业人吴玉平,东港村人,2009年3月到李家铺村投资,租赁土地3亩多创办竹筷厂,近年来通过不断扩大规模,已拥有两条生产流水线,每月消耗原材料楠竹400余吨,生产竹筷400余万双,包括一次性筷子和精品筷子半成品,年生产总值达400万元。带动村民40余人就业,男工人年纯收入6万元,女工人年纯收入4万元。既解决了地方部分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同时为当地丰富的楠竹资源打开了销路,带动群众普遍增收,不遗落一村民无事做,做出了“有力有处使,有钱大家赚”的好村风,是九管会境内一家不可多得的优秀企业。也了解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为了扩大发展,想购进精品筷子的成品包装机械,对精品筷子这一块业务可以由替人加工转成做成品出售,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针对这一情况,石聪表示,九管会通过招商渠道,解决这一“瓶颈”问题,让企业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为村办企业的发展多作贡献。
在船埠村,“班子行动”继续走进了村办企业,该村于今年3月成立了“通山县寻味豆制品有限公司”,是九管会利用乡村振兴政策重点支持创办的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村级企业,主要生产销售豆腐乳及其他豆制品,以“九宫八大碗”为代表的农家特色菜等,“公司+农家乐+农户”的合作模式,即农户提供原材料或原始产品,公司加工后进行包装,然后依托农家乐营业平台进行展销。因为成立时间不长,最大的困扰是销售渠道。这一情况引起班子成员的高度重视,大家献计献策,建议开展网络营销、门店销售、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平台等多种销售模式,九管会干部带头宣传,新闻开路,微信朋友圈传播,力争把这一企业做成九宫山农副产品销售的龙头企业,切实担负起带动群众就业、促进村民增收的企业责任。
“竹林下”民宿位于区内的内港村,这里海拔高820米,是清凉世界,也是进入景区途径的最后一个自然湾,风景气候得天独厚,民风淳朴。该民宿始建于2019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于2021年投入运营,由当地村民的老旧民房改建而成,使用古法筑土修复民房主体,冬暖夏凉。占地面积900多平米,建筑面积400多平米,可同时接待60余人食宿。自营业以来,“竹林下”以其秀丽的风光和独特的建筑特色吸引了省内外广大游客前来体验,特别是通过实施网络营销以来,吸引众多游客纷纷前来取景打卡,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在上门访问中了解到,该民宿目前销售不是问题,最大的难处就是需要优化村庄周围大环境,挖掘属地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底蕴,让游客不但能吃到美食,体验到居住环境的优越,还能享受到民宿文化的味道。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会进一步提高“竹林下”的知名度,为九宫山景区的游客接待创立更大的品牌。班子成员表示,为企业鸣锣开道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将会逐步解决区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认真做好服务,让这些企业成为九宫山景区的“旅游之花”,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九宫山旅游观光,饱览神仙福地的旖旎风光。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