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三民”实践活动系列评论②】身入心到情融群众

近来, 我县党员干部已全面展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并行之见效。如何使这一活动取得更大成效,让群众的忧虑得到全面化解,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多温暖与鼓舞,阔步奋进在发展道路上,首先务必保证党员干部下得去,做到身入心到,情融群众才能夺取活动的园满成功。

下基层首先要脚踏实地下得去。中国有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所谓躬行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在“一下三民”活动中,必须深入下去。因为基层群众中“民情、民忧、民心”,蹲在机关里是看不到的,也了解不到情况;远程遥控指挥更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看到真相。倘若蹲在机关里,脚不沾地,就会心里没底。所以说下基层是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前提与基础,是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切入点,是最直接最深入了解群众所困所需所想的最佳途径。为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巻起铺盖,迈开双腿,下到基层去,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谋事,方能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箭穿靶心。

下基层要带着“爱民为民”的真心去。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中,无论是察民情,还是解民忧,不但要身到,更重要是心到。因为“心到”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办好群众的事要“用心用情用力”,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下基层中,要带着真心实意同群众打交道,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若是把下基层当作走马观花来对待,就会将恵民搞成扰民,将实实在在的爱民活动变成了花架子。所以说,面对群众的心事难事,面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只有用真心,才能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已的事来做,只有下真功夫、花真力气的去帮助群众化解矛盾问题,才能让群众满意,才能让活动取得实效。

下基层要将党和政府的优恵政策送去。近几年来,从脱贫攻坚到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各级党委与政府制定与岀台了大量方针政策,极大地加速了农村发展,提高了农民富裕文明程度。但我们不能否认,有些政策仍装在干部衣袋中,夹在办公室文件夹里,并未被群众了解掌握。“一下三民”活动函盖面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政策。为此,党员干部在在这次“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中,既要深入调查研究,放下身段,倾听群众真话,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要将党的政策一五一十地交待群众,让群众干事有动力,说话有依据,发展有办法,保障有靠山。如此这样,才能找准“一下三民”活动中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才能拿岀群众满意的服务清单与工作成绩单。

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地脚进农村、身入农户、耳进民言,真心实意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我县就会迎来群策群力,和谐共进新的格局。

(全媒体评论员 阮冰)

(编辑:阮慧林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