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热起来,各地气温开始往 35 °C 窜。
每次拿出冰箱里的冰水、冰西瓜、冰酸奶给宝宝去去暑,都会被长辈提醒:
直接给孩子吃多凉啊?拉肚子怎么办?
有些长辈为了预防宝宝「寒从口入」,大热天的,吃个冰箱里的水果还要用热水烫一遍才放心。
大人都能靠喝冰可乐「透心凉,心飞扬」,给宝宝喝点冰酸奶、吃点冰水果会怎么样?宝宝的身体会被「冰坏」吗?
给娃吃冰酸奶、冰西瓜
后果只有一个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长辈们受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或者疾病影响,吃点凉的不舒服很正常,关心则乱嘛,所以总担心冰的食物对娃身体不好。
咱们人体是 「智能调温」的,当身体感到寒冷的时候,下丘脑就会接到信号,启动体温调节机制,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来重新达到体温的平衡。
宝宝吃几口酸奶、西瓜,哪怕吃一口冰块,量都很小,不足以造成身体寒冷,甚至都不会触发这种机制,更别提「冰坏」身体了。
那大热天常吃冰水果、冰酸奶的宝宝, 后来都咋样了?当然是:
冰~凉~舒~爽~啦~
再说了,如果冰的食物真这么有能耐,岂不是宝宝发烧时喝口冰水就分分钟降温了?
吃冰凉的食物
不会「冰坏」娃的身体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那冰水、冰牛奶、冰西瓜吃到嘴里冰冰凉凉的, 下肚以后「寒气」会在消化过程中伤害肠胃吗?
其实不必担心。
人体内脏器官中,冷觉感受器最多的就是口腔和舌面,吃点冰冰凉凉的食物也是舌头最先感到舒爽。
胃部、肠道和脊髓神经也会存在少量的冷觉感受器,相比之下就迟钝得多,即使察觉到「冷」,也不会感觉不适。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宝宝吃进肚子里的冰酸奶、冰水果,从入口到落胃,会经过食道、胃部、肠道等器官,这些器官及周围的心脏、肝脏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大量的热,所以下肚的食物是一直被「加热」着的。
吃下肚的这点食物,相比于整个身体来说,就像把一勺冰牛奶加到一杯热牛奶里,完全不影响原本温热的口感,还有啥必要担心它伤到宝宝身体呢。
在一项关于内脏能否感知温度变化的研究中,实验者发现: 无论喝下 50 °C 的温水还是 1.5 °C 的冰水,人体内脏(胃部)和皮肤的温度都几乎是相同的。
冰凉的食物下肚后并不影响内脏的温度,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受凉」。
长期吃冰酸奶、冰西瓜
也不会伤害宝宝身体吗?
放眼全世界,很多地区无论冬夏都有长期饮用冰水的习惯,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明确的医学证据表明,长期食用冰冷的食物会对人体的肠胃或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我国香港卫生总署官网是这样写的: 「一岁或以上儿童,可饮用全脂牛奶,如冷藏的鲜牛奶」。
图片来源:香港卫生署 fhs.gov.hk
就像「趁热吃」的习惯会增加食道癌风险一样,如果吃冷的食物会伤身,哪还有权威机构敢建议娃喝冷牛奶?宝宝患咽颊炎、手足口时,哪个医生还敢建议食用冰块、冰酸奶?
再说如果吃冰的真有问题,东北冻梨这种传统美食也不会火到今天吧?
那为啥还是有宝宝吃完冰酸奶、冰西瓜肚子疼、拉肚子?
拉肚子不是「冰」的错
原因可能有 2 个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宝宝曾经因为喝了冰水,或者吃了冷的东西肚子痛、拉肚子,让家人心疼不已,从此对冰水、冰牛奶、冰水果「say no」。
其实这种情况的原因更可能是这两方面:
1. 食物本身不洁净。比如水源不洁,或者冰箱里放置了一段时间的切块水果、开封的牛奶酸奶。这些本来就是不经加热吃的,如果制作和储存中有不卫生的环节,小宝宝吃下去就容易发生感染性腹泻,背锅的却只有「冰」;
2. 宝宝本身存在「肠易激综合征」或者是平滑肌对温度比较敏感。有一部分宝宝吃完冰的食物拉肚子,也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平滑肌敏感,引起的腹泻、腹胀、腹痛等情况。
这时就要尽量避免吃这类冰凉的食物,不过肠易激综合征一般不常见,也不必过于害怕。
天热了,宝宝想喝点冰水、吃点冰箱里的酸奶和水果来爽一下,就别纠结啦,只要注意卫生和食用量,不妨就让娃饱一饱口福。
总之,能不能吃冰酸奶、冰水果, 都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以宝宝的舒适开心为准。
来源:丁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