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衡水一家医院接诊了一名吃荔枝后低血糖的8岁女童,被诊断为荔枝急性中毒。通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医生表示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两种物质会抑制糖的代谢转化,会造成急性的荔枝中毒,也就是俗称的荔枝病,轻度的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重度的可能会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医生提醒大家每日进食荔枝数量不要超过15颗,儿童则吃5颗以内最安全。
什么是荔枝病?
首先要明确一下,荔枝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水果,本身对人体没有任何害处。所谓的“荔枝病”,其实是指一次性大量食用新鲜荔枝后,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严重者也可能发生昏迷、惊厥、血压下降等危险情况,救助不及时也是会导致死亡的。
荔枝明明是甜的水果
为啥吃了后还会发生低血糖?
2017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清晰地解释了荔枝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是因为荔枝中含有两种降低血糖的毒素——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A。
这两种毒素可能是荔枝类水果家族的“独门秘器”,不仅会造成低血糖状态,还把人体维持血糖稳定的糖异生途径(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也封闭了,甚至还能降低人体分解脂肪供应能量的能力,让人体感觉全身发软、头晕眼花。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这些毒素不会积累,过一段时间就会被身体代谢掉。吃了荔枝之后,只要正常吃饭,及时获取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就能有效避免低血糖反应。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吃了荔枝之后得到很多糖分,就忽略掉一餐。
荔枝吃多少合适?
什么时间吃?
食用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切忌空腹食用;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00克—350克水果较为适宜。按一个荔枝20克计算,大约10—17颗就可以了。孩子和老人每次不超过5颗;
得了“荔枝病”如何缓解?
荔枝病症状:轻微的症状一般是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口干、出虚汗等,极个别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危险情况。
方法:喝一点糖水,或吃几块水果糖,来缓解低血糖的症状。(如果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到医院。)
哪些人不适宜吃荔枝?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巩宏斌建议,荔枝属性温燥,食用荔枝一定不要过量,肝功能不全的人群不宜一次食用过多或连续多食,每天的食用量控制在半斤以内,老人、小孩和糖尿病人更不要多吃。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在饭后半小时食用,吃完荔枝可以喝点绿茶、绿豆汤,可以起到降火作用。”
此外,长青春痘或是患有风热感冒的人群不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情。一旦出现荔枝病,血糖降低,可立即口服高浓度葡萄糖水,也可以吃糖代替,严重的要及时就诊。
来源:麦吉医学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