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记者 徐大发 通讯员 徐检)5月12日上午,通山县通羊镇泉港村一个自然湾,一个崭新的深山加工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厂房上的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厂门口竖立一金色厂牌:通山县七彩服饰扶贫加工厂。
走进厂内车间,里边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记者:大妈们正在坐着分拣亮晶晶的黑色发夹,背后是成山堆放的产品。另一车间的年轻女工,正给各式各样的发夹涂上各式各样的鲜艳的颜色。琳琅满目的产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女工们仿佛是在创造美丽的童话。走进又一个车间,几排智慧机器正在自动地制造各类发夹,一根长长的狭窄的卷铁皮从机器口一寸寸地弹进去,一会儿便从另一个口里吐出一个一个精致的小发夹,那机器制作发夹的声音有如弹奏一首美妙的乐曲……
制作发夹的程序为毛料冲压——喷涂、彩绘——打包出货。厂内相应地成立三个车间:冲压车间、喷涂车间和彩绘车间。
在厂内务工的大多为村里和周边村庄的妇女。当天上班的女工有80多人,还有40多人把发夹领到家里去做。工资实行计件制,时间灵活,来去自由。61岁的喻水仙来自富有排楼村6组,已在发夹厂连续做了6年,她平均每天可做80多元的收入。跟她一个车间的女工大多是老年妇女,都认为这工作技术要求不高,做工自由,老来无事赚点钱补贴家用也很好。
年轻的女工刘庆玲,来自富有村7组,做发夹滴胶工序,平均每天工资有130多元。她说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到了老人也照顾到了小孩,已很好了。
董事长兼经理许善斗告诉记者,厂里上班的技术工平均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最高的有8000-12000元的工资,比如做冲床的师傅。2019年,厂里曾给务工人员发工资达170多万元,现在更多了。
目前,七彩服饰加工厂已投资600多万元,流转土地400多万平方米,流转30多年,建标准厂房2500平方米,引进先进设备10台(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年产值达1200万元。
许善斗,泉港村4组人,今年34岁,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个人奋斗史。
2004年,许善斗初中一毕业就去浙江义乌一家发夹厂打工。一开始他当学徒工,工资300多元。后来当熟工,工资800多元。最后当师傅,工资2000多元。后来发夹厂生产转型,许多业务外包,许善斗勇敢地承包了喷涂业务。2007年,他出来独立办加工厂。租赁500多平米的厂房,投资300多万,招工30多人,做了8年头饰发夹加工业务,渐渐有了自己的积蓄和门路。
2017年,村里邀请许善斗回乡创业。一开始,只办一个扶贫车间,为本村及周边妇女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并带动30多户农家从事辅助加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
2020年4月,在村里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扶贫车间在新址开工建设,扩大规模生产。到现在产品花样有400多种,主打产品对象为小女孩头饰品。产品80%为电商内销,在拼多多、淘宝和阿里巴巴销售,年产值700多万元。20%出口外销,主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问下一步打算,许善斗表示要优化自动化生产,创新产品质量,力争加盟“三佛时尚”、“名创优品”等大名店,为村里的产业振兴做点事,为家乡父老乡亲多做点善事好事。
市政协驻泉港村工作队队长刘宁告诉记者,为了服务好七彩发夹加工厂的发展,去年10月份经协调申请,通山县交通局投资了11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有1.1公里的水泥公路直通到厂门口,这条路就被大家叫做“振兴路”。
(编辑:阮慧林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