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洗脑会推销“保健品”
在一个贩卖老年保健品的推荐会上,一名年轻的女性推销员,扯着嗓子,对台下的几十位老人高喊:“来了,我们就会赠送各种生活用品。”
参与了这起案件的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民警潘黎回忆说,这是一起典型的涉及老年人“食品”“保健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
起初,武汉一家名为“爱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邀请社区里的老年人去公司听健康讲座,还能领到免费的米、面、油等“福利”。被骗人卢婆婆接到这家公司来电,工作人员说,公司将携“国内著名医疗专家”与老年朋友交流。
活动现场,所谓的“医疗专家”拿出一瓶很浑浊的水,加一点药进去,水立刻就变清了,并解释说,老年人的血液就像这个水一样,很浑浊,吃了他们的药,血就会变清。卢婆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病,听了后,现场交了15960元“抢购”了一盒口服液和两盒灵芝孢子粉。在该公司的引诱下,卢婆婆先后购买了10多万元的各类保健品。可吃了后不但没有一点效果,病情反而加重了。
老人之所以容易上当,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这种诈骗公司在各社区设立的门店。他们打着低价售卖生活用品的幌子,接近老人,并成为熟人关系。民警表示,这些设立在社区里的门店,不直接卖保健品,而是卖各种生活用品。所有东西都不会直接以保健品的形式售卖,因为太醒目、太招摇。他们卖日常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价格比超市里面要低10%到20%,先去吸引老人来,然后对老人进行一对一的营销,把老人的联系方式、家庭情况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以后,骗子就把这些同一个区域的人集中在一起,拖到某个固定场所,开洗脑会。
经警方调查发现,在洗脑会上,该团伙向老年人推销的“丹活胶囊”、“力德希口服液”、“地龙蛋白片”等“保健品”多达数十种。经食药监部门初步核实,这些“保健品”其实是普通食品。该团伙对其进行包装,同时夸大功效宣传,哄骗受害人其为高级药品,再以高价售卖。
“投资理财”骗你没商量
第二种涉及老年人的诈骗是投资理财型。
在公安机关内部交流会上,民警了解到在其它城市曾出现过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理财投资诈骗。诈骗手段多以高额高息返利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去投资。投入1到5万元不等,承诺每个月以现金形式返利。于是老年人就觉得每个月用返利就能维持日常生活开销,本金还在,于是就很快入套被骗。
起初,这些骗子会以每月300元到500元不等的金额返给老人,老人就会放松警惕,安心地将钱存放在这里。然而,大约在半年后,这些骗子可能就会卷款逃跑,此时老人们才会发现被骗。
以“养老地产、项目、床位”为诱饵诈骗
第三种诈骗形式是以“养老地产、项目、床位”为诱饵实施诈骗。
民警潘黎介绍说,诈骗分子充分利用了老年人时间空闲的特点,免费组织他们去外地旅游,考察一些所谓的养老项目。在养老项目现场会组织一个宣讲会,把项目吹得天花乱坠。比方说一张床位兜售多少钱,那么现在是一个内部价格,到时候对外出售可能就是一倍的价格等等。甚至这个内部团里面都有他们内部设置好的托,在里面带节奏。其实未来这些项目可能根本就实现不了,甚至有的根本就是虚构的。
养老诈骗提示
在捂住“养老钱包”这件事上,家庭和子女,要主动帮助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向老年人科普诈骗的常见套路,进行风险提示。在生活中,要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常与老年人谈心交流,多一些温暖的陪伴,用爱为老年人筑起坚固的防诈反诈围墙!
来源: 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