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挂艾草,它的妙用可不止这些!中高考在即,中医药护眼有奇招~

本期节目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文明办、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

五月初五,端午节~关于端午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其中,最早的一种说法是与“时节”有关,农历五月初五正好是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蚊虫肆虐、疾病瘟疫也比较容易流行。所以在这一天,老百姓要采取各种措施“驱邪避疫”,例如在门上挂起艾叶菖蒲。

湖北是“医药双圣”李时珍的故乡,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详尽记载了关于艾草的妙用。本期科普,我们带着充满魅力的中医药走进了校园,一起get更多端午养生小技巧吧~

01

艾草有哪些“神奇”的妙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真,将“医药双圣”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的故事娓娓道来,动情讲述李时珍胸怀天下的崇高精神和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

小小一根艾条凝聚着古人无穷的智慧!胡真教授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艾条制作,同学们一边耐心听取制作流程,一边小心翼翼地尝试亲手制作艾条,感受中草药的奇妙之处。

养生小技巧:如何在家自制艾条?

准备:优质艾绒;25毫米左右内径、14厘米左右长的圆管;有一定厚度易于燃烧的手工纸;1根筷子;胶水。

步骤:①将纸片卷成桶状插入圆管中;②开始塞艾绒吧,塞得越紧越好,可以借助筷子帮忙;③将塞紧艾绒的纸卷抽出,用胶水封边。一个用于艾灸的艾条就做好啦,是不是很简单?

古代医典记载:“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端午多雨,如不小心淋雨着了凉,可用艾条在肚脐附近进行艾灸,10-15分钟即可,有助于驱散寒气。另外,痛经的女性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有驱寒止痛之功效。

02

长按五个穴位 眼聪目明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王晓敏医生,为同学们分享中医眼保健的相关方法。

中医认为,眼睛与心、肝、脾、肾有着密切关系。经常按摩相应的穴位,可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眼疲劳,预防近视。

1 第一个穴位: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2 第二个穴位:睛明穴,位于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3 第三个穴位:四白穴,位于当眶下孔凹陷处。

4 第四个穴位: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5 第五个穴位: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每个穴位按揉2到3分钟,感到轻微的“酸、麻、胀、痛”即可,切莫过度用力损伤眼部皮肤肌肉。你学会了吗?

03

神奇的中医护眼疗法

耳穴压豆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于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