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端午 | 除了吃粽子、挂艾草,古人端午还这么玩!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

端午节究竟是纪念的谁?

端午还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今天我们请来一位专家

一起话端午吧!

本期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杨雪锋

端午由来的三个传说

关于端午节究竟是纪念谁,有很多种说法,屈原、伍子胥、曹娥,都是不同版本里的端午节纪念者。闻一多先生就认为端午节是源于古代百越人对龙图腾的崇拜,人们往江里扔粽子是为了祭龙王。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现在已经没法去考证了。不管是何种说法,端午节都表达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祝愿。

古人特别的端午习俗

民谚有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人此时的头等大事便是驱虫除害,所以有专家认为端午节是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直到现在,依旧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挂菖蒲、佩香囊等习俗。

从汉朝开始,皇帝会在端午节这一天赏赐大臣一种御膳,叫做枭羹。枭就是猫头鹰,所以枭羹就是猫头鹰汤。

在古人眼中,猫头鹰是恶鸟,所以皇帝看谁不顺眼了,端午节就赐他一个猫头鹰汤,警告的意味大于赏赐。

唐朝还有一道美食,甚至还成了一项活动,叫“射粉团”。粉团是一种节令点心,每到端午节宫人就会用糯米做一种粉团,外面裹着芝麻,用油炸熟,放入金盘中,它比较类似现在我们吃的麻团。

吃饭的时候,妃子和皇子们会用小弓箭射金盘,只有射中的人才可以吃粉团,也就成为一种赏赐。

健康吃粽小提醒

糯米是高升糖指数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需要减少主食平衡对血糖的影响。

对于消化道功能不好的人,比如比如患有消化性溃疡、胆囊炎和胆石症、胰腺炎的患者,不适宜吃粽子。

健康人群也需注意,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合理搭配蔬菜、水果或茶水;不要把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食用;吃粽子要适可而止,切莫贪嘴。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