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通山】县纪委监委:完善严管厚爱机制 助推清廉机关建设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雷素慧  黄凌冰)今年来,通山县纪委监委在统筹协调推进全县清廉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建设清廉机关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强化工作举措,做好表率,示范带头,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创建工作。

补钙强基 ,拧紧“总开关”。“这个案件的当事人对他的一些违纪违法事实一开始是不承认的,怎么突破他的心理防线,让他从畏罪心理转变为求轻心理……”近日,通山县纪委监委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一月一课”活动,纪检监察干部静心聆听,悉心学习。

除了“一月一课”这个学习平台,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完善纪委常委会“首个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支部组织生活、读书班等学习制度,不断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增强政治“三力”。

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强,专业性也很强。纪检监察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该县纪委监委一方面搭建班、课、云三维平台载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专题培训,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培训体系;另一方面统筹委机关、派出机构、巡察机构、乡镇纪委等纪检监察力量,分批分期开展2—3天的脱产培训,实现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全覆盖。

为真正让干部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该县纪委监委将专项培训工作与干部培养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聚焦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纪检监察核心业务进行“实战”,让纪检监察干部在审查调查中得到“火线淬炼”、在信访处置中得到“一线锤炼”、在巡察工作中得到“实践历练”,推动干部在一线培养、在一线锻炼。

制度严管,防止“灯下黑”。“只有自己站得稳、立得端、行得正,才能保证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山县纪委监委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执行、深化警示教育,为纪检监察干部扣紧“螺丝扣”。

该县纪委监委先后出台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记录、报告和责任管理制度(试行)》《县纪委监委机关绩效考评工作意见》《纪检监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等制度,涵盖行为规范、日常监督、执纪执法、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权力边界、履责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监督权力行使,形成了管理闭环。同时规范细化工作流程和文书模板,将工作日志作为“日常监督台账”的第一手资料,形成相互制约、紧密配合、协同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在分级分批逐一与机关干部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了解岗位风险、近期思想动态、“八小时外”活动轨迹等情况的基础上,还通过组织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助廉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家庭监督员”为纪检监察干部守好“后院”,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探索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载体,根据“层级接近、岗位相似”的原则,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旁听庭审等方式,推动纪检监察系统警示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人文关怀,增强“凝聚力”。“这样的活动太好啦!有趣,既增进了大家的感情又帮助了帮扶对象。我希望能多组织这样的户外活动。”通山县纪委监委干部服务三农主题实践暨自我风采展示活动结束后,县纪委干部由衷地说。

为关注干部心理健康,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该县纪委监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开展“学党史·祭先烈”、“学党史厚植信仰·扬清风践行使命”、“支部书记讲党史”、党史名篇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组建篮球队、舞蹈队等兴趣小组,通过体育运动、户外休闲、瑜伽摄影等活动,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主动关心纪检监察干部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情况,“一把手”不定期家访,进一步了解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班子成员对思想包袱重、工作压力大、生病住院、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离退休的纪检监察干部,及时关心慰问、引导帮助。常态化赴留置区看望慰问办案一线人员,为其答疑解惑、加油鼓劲,以走心入微的方式关心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归属感。

为让干部职工能沉下心来安心工作,县纪委监委营造健康、明亮、舒适的办公环境,树立干净、整洁的纪检机关形象。借助走廊空闲角落打造清廉书角,完善更新办公区域廉洁文化墙,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