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羊镇:把“功夫”下在平时 织牢防汛安全网

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今年以来,通羊镇未雨绸缪,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强化体系建设、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储备防汛物资和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开展汛前检查、避险科普宣传、应急转移避险演练等举措,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准备工作,织牢防汛度汛安全网,为全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护航。

坚持“管”字当头,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防汛责任人按照规定进岗到位,认真履职。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易发区、低洼易涝区、避灾场所等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责任。

坚持“实”字着力,在隐患排查上下功夫。深入排查洪涝灾害风险隐患,重点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薄弱环节进行再排查、再整改,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限期整改。把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全过程,成为常态,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坚持“细”字贯穿,在防洪排涝上下功夫。落实城市防洪排涝薄弱环节的应急度汛措施,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维护,提高洪涝灾害应急能力。疏通清理排水管网,配备充足的抽排水泵和抢险人员,将内涝积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坚持“准”字为要,在监测预警上下功夫。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水情、雨情、工情、灾情,加强分析会商,及时启动预案。与气象、水文、农业等部门强化风情雨情监测预警,加强区域性暴雨强度、范围等预报,完善“汛前总体分析、汛期滚动订正、灾前加密研判、灾中实时应急”机制,提高预报预警信息化水平。

坚持“稳”字托底,在灾害防范上下功夫。防范强降雨可能诱发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前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准备。充分发挥基层防汛体系的作用,加强巡查力量,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确保生命安全。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