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看开局丨多措并举确保稳产保供 一季度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

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调研,我们一起来关注重要农产品保供。我们先通过几组数据看一下今年以来重要农产品供给情况。

今年以来,中央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畜禽水产和蔬菜有效供给。

当前,在田蔬菜面积达8300多万亩,同比增加300万亩左右。4月中旬,蔬菜产量为1973万吨,同比增加109万吨,相当于可提供每人每天2.8斤菜。随着露地蔬菜大面积定植,上市量还将逐步增加。

一季度,生猪出栏1.96亿头,同比增长14.1%。牛羊肉、禽肉产量同比增加0.3%,牛奶产量增加8.3%,国内水产品产量增加2.5%。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目前,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基础比较扎实,肉蛋奶鱼果蔬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北京重要农产品供应有保障

近期,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关于重要农产品供应情况,我们一起看看农业农村部的最新调度情况。

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北京市政府及时采取措施,针对部分超市、门店“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短时间内消费量增加的现象,加大备货、调货力度,保障货源充足稳定。

监测显示,4月25日至26日,北京市新发地等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猪肉和鸡蛋上市量明显增加,处于近几年同期较高水平,而且货源稳定。

据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4月27日,蔬菜价格较前一日已明显回落,基本恢复到一周前的水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预计“五一”期间,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足,品种花色丰富,市场价格稳定,北京市货源充足,运输渠道畅通,末端配送加强,市场供应有保障。

生猪产能有序回调 养殖户亏损有所缓解

生猪是重要农产品,生猪养殖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传统产业。去年6月以来,受生猪产能恢复和消费抑制影响,生猪养殖在盈亏之间波动。今年一季度的具体情况如何?戳视频↓

今年1月,受消费拉动,全国出栏肥猪每头平均盈利21元。2月,受生猪出栏惯性增长影响,叠加疫情对餐饮消费的抑制,出栏肥猪每头平均亏损174元。3月,亏损增至327元。加权平均下来,一季度,生猪养殖每头平均亏损147元左右。

为此,国家积极调控,连续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同时,促进消费恢复。3月下旬以来,在政府调控和消费回暖等因素作用下,生猪价格结束16周连续下跌趋势,连续3周小幅回升,主产省份上涨到每公斤13.8元,养殖户亏损有所缓解。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辛国昌:当前的生猪生产形势,产能有序回调,生产惯性增长,市场供需失衡目前有所好转。

“稳”字当头 促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猪肉是重要的民生产品,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保持稳定的生猪产能对稳产保供十分重要。为此,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生猪生产。

在政策支持上,稳定土地、信贷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续做好生猪生产监测预警,紧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情况,科学指导生产,及时发布预警,防止产能过度下滑。

在稳定产能上,要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防止产能过度下滑。农业农村部已提出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的调控目标。截至3月底,已认定公布1.2万个国家级和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出栏量约占全国的1/3。

在产业布局上,生猪稳产保供任务不能都压在主产区,各地都要担起责任,养殖条件不足的地方可以与外埠基地合作,提高自给率。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辛国昌:我们也将通过省负总责,通过“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考核,逐步压实地方责任,保障我们14亿多人能有正常的、足量的猪肉供给。

一线调研:降本增效 应对养殖亏损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为了减少生猪养殖亏损,在国家有效调控的同时,各地养殖场户也在积极应对。记者在一些生猪养殖大省进行了调研采访↓

一家生猪大型养殖企业在山东有3个能繁母猪场、2个大型育肥场。生猪行业进入亏损以来,企业引入智能养殖设备,优化养殖结构,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山东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浩月:现在价格在回暖,下一步重点的重点就是把猪养好、提高生产效益,保障员工的收入,员工有了积极性,猪才能养好,养好才能降本。

四川朝天一家养殖企业与科研院所在品种繁育、养殖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开展生态黑猪特色养殖,进行腊肉、香肠等产品加工,通过直销门店+电商进行鲜肉及其制品销售,让猪肉从生产端直达消费端。

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向得林:虽然近期生猪价格波动,但对我们的生态黑猪的影响并不大,毛猪价格基本可以保持在18元一斤。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随着五一、端午等节假日临近,猪肉消费可能增长,支撑猪价进一步回暖。生猪生产增长在5月前后也会达到此轮高峰,相对过剩局面将逐步改善。预计三季度,市场供求可能逐渐回到均衡状态。

多措并举 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除猪肉外,蔬菜、水果、蛋奶等其他“菜篮子”产品供应同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农村部将多措并举,促保供、稳市场。

在强化生产方面,合理安排蔬菜上市茬口,推动大中城市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生产,增加市场供给。

在促进顺畅流通方面,督促各地落实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将粮油和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纳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范围,优先发放全国统一的通行证,在持有通行证并符合防疫要求的基础上,不随意限制通行或擅自劝返。

在加强重点地区保供方面,推动全域封闭地区尽快设立“菜篮子”产品中转调运站、接驳区或分拨场,采取“换人不换车”“一车一消杀”等方式,解决跨区运输问题。保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等流通节点功能,加强社区配送保障。

在产销对接方面,推动大中城市与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组织批发市场、商超企业等主体与生产基地直接对接,稳定货源、顺畅产销。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恶意炒作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发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应对疫情保障供给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以考核促保供、畅流通、稳市场,保证“菜篮子”产品充足供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