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厦”足功夫谋发展 “铺”就乡村振兴路

  厦铺镇,位于通山县西南部,与江西省修水县,崇阳县接壤,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一,集老、苏、库于一体。该镇国土面积383平方公里,系通山版图面积最大的乡镇,森林覆盖率88.8%,林地41.595万亩,生态条件优越,人文、自然资源丰富。

  厦铺镇结合县域“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国家全域旅游强县、建设秀美新通山”的发展方向,立足镇域发展实际,找准建设“生态功能核心区”目标定位,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文旅强镇、民生稳镇、组织兴镇”五大方向,以“一河两岸”“一桥两路”“一红两绿”“一星两茶”“一区两线”五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加速创建“两山”理论样板,着力打造森林康养强镇,奋力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厦铺镇,位于通山县西南部,与江西省修水县,崇阳县接壤,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一,集老、苏、库于一体。该镇国土面积383平方公里,系通山版图面积最大的乡镇,森林覆盖率88.8%,林地41.595万亩,生态条件优越,人文、自然资源丰富。

  厦铺镇结合县域“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国家全域旅游强县、建设秀美新通山”的发展方向,立足镇域发展实际,找准建设“生态功能核心区”目标定位,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文旅强镇、民生稳镇、组织兴镇”五大方向,以“一河两岸”“一桥两路”“一红两绿”“一星两茶”“一区两线”五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加速创建“两山”理论样板,着力打造森林康养强镇,奋力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1 坚持生态立镇

  全面提升生态水平

  厦铺认真抓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保护好三界谷片区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常在。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深入挖掘用好镇域生态资源,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面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康养旅游,助推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县乃至全市前列,真正让绿水青山变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奋力谱写“绿富同兴”的厦铺发展新篇章。

  2 坚持产业富镇

  全面提升发展质效

  厦铺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油茶、茶叶、猕猴桃等主导产业,持续鼓励、帮助群众发展农业产业,重点培育好“九宫山”有机茶、翠屏油茶等品牌,努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产业富镇新路子,让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3 坚持文旅强镇

  全面提升发展动能

  厦铺深入挖掘镇域历史、人文、农林、山水等资源前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力擦亮冷水坪“全国红色美丽建设试点村”这块金字招牌,抓好文物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景点打造等工作,积极构筑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特色、以旅游为产业支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4 坚持民生稳镇

  全面提升民生福祉

  厦铺持续加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认真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惠民政策的落实,以更加健全的民主法治维护厦铺稳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持续提升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

  5 坚持组织兴镇

  全面提升党的领导

  厦铺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监督,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选好班子,配强队伍”,不断凝聚发展共识、积聚发展力量,为全镇各项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新气象。

  ●“一河两岸”

  “一河两岸”主要指厦铺河流域腰子山至厦铺大桥段两岸区域。当前,依托腰子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厦铺新镇区已初具雏形,腰子山安置点已入住易地搬迁安置户122户,有文化站、图书室等相关设施。厦铺将进一步完善公路、河堤、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散步的好去处。同时还将加强对厦铺老街的改造,发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街区。通过对“一河两岸”集中统一规划,努力将新老镇区连为一体,推动镇区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美,厦铺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一桥两路”

  “一桥两路”是指厦铺大桥、咸九高速及绕镇公路。咸九高速的贯通,是厦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咸九高速途经厦铺双河、厦铺、竹林、花纹等四个村,境内全长约16公里,现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厦铺将结束交通闭塞的历史,通过咸九高速可从厦铺直达咸宁、武汉、九江、南昌等城市,全镇未来发展大有可期。厦铺大桥曾经是老106国道由厦铺通往闯王的枢纽,且历来都是厦铺镇南北主干线,历经40多年的历史沧桑,已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未来计划对厦铺大桥进行全面整修,做好蛟滩至三界路口绕镇公路规划建设,将主干道偏离老镇区,逐步缓解厦铺大桥交通压力。“一桥两路”的贯通,将为厦铺迎来发展新格局,为厦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红两绿”

  “一红两绿”指冷水坪红色小镇及其红色资源以及三界谷片区古树资源、黄荆口水库水源地,位于厦铺镇三界谷片区,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冷水坪村现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革命时期曾是中共湘鄂赣省委和鄂东南道委机关所在地,是江西修水、武宁,湖北崇阳和通山4县政治文化中心,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萧克等曾在此浴血奋战,被称作华中地区最后的游击根据地。现在,村中还保留着红军医院、兵工厂等众多遗迹。三界谷片区林上、宋家等村,拥有千年银杏、香榧,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还有香果、马尾松、黄檀等,更有我国特有野生珍稀高濒危植物青钱柳,古树群已成为三界谷片区最为响亮的一张名片。黄荆口水库是保障通山城区及沿河乡镇居民用水和农业灌溉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待水库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居民用水、防洪需求,蓄水后形成的清澈见底、一览无遗的水面也将成为厦铺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厦铺将重点依托三界谷片区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冷水坪“红色文化”,精心打造休闲度假、茶园观光、森林探险、地质考察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以生态游助推厦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星两茶”

  “一星两茶”产业带指萤火虫、油茶、茶叶等三大新型支柱产业。“萤火虫小镇”建设已初具雏形,持续打造好桥口村萤火虫生态小镇,不断加强大耒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观光与农业种植相结合,着力打造萤火虫系列品牌。厦铺镇的“九宫山”有机茶基地,现已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也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茶园3000余亩,将进一步依托品牌效应,着力打造“茶叶小镇”品牌。厦铺镇油茶种植时间早、规模大,油茶种植基地已发展到5000亩以上,预计未来五年,种植面积可达2万亩以上,并着力引进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油茶小镇”品牌。厦铺将通过发展“一星两茶”产业带,逐步打响“萤火虫小镇”“茶叶小镇”“油茶小镇”三张名片,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一区两线”

  “一区两线”指厦铺镇镇区和老106国道沿线、三界片区公路沿线,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厦铺将全力构建“一区引领,两线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做好“一区引领”,重点打造“一河两岸”示范区,着力建设“一桥两路”交通线,不断提升镇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老106国道沿线主要为竹林、花纹两村,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充分利用村内楠竹资源发展竹经济。三界片区公路沿线村要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两茶”产业的同时,持续推进“一红两绿”大融合。最终通过“两线”的发展,带动镇区乃至全镇经济社会大发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厦铺将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务实重行、克难攻坚,奋力打造森林康养强镇,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