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阻断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不断加强规范疾病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大众对儿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度较高,然而对于成人免疫,尤其中老年人群对疾病预防和成人疫苗的价值认识却仍不足。
中老年人群是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以带状疱疹为例,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所带来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可导致药物依赖、绝望、抑郁甚至自杀,且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带状疱疹将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提升特异性免疫力是对该群体的强大保护,能够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发生的风险。
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6个全国预防接种日,湖北之声专访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冯丹主任、汉阳区琴断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韩燕主任,来认识带状疱疹,教您和家人如何远离“腰缠龙”及其后遗症。
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冯丹主任
Q1:请您简单介绍下什么是带状疱疹?
冯丹:
- 约 99.5% 50 岁及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而带状疱疹就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 年龄增加及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系统受损会增加带状疱疹患病风险。
Q2: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冯丹:
- 带状疱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常多发于胸背部、颈部、头面部、腰部。
- 此外,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剧烈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各方面。
Q3:带状疱疹的“疼痛”有何特点?会对患者带来什么影响?
冯丹:
- 带状疱疹的疼痛可能包含以下3个阶段:皮疹出现前的疼痛(前驱期疼痛),急性期疼痛以及慢性期疼痛。主要概括有三大特点:特别疼、长期疼以及反复疼。
- 特别疼:当疼痛发作时,患者感受像被“刀割、火烧、针刺”,最高可达十级痛感,堪比女性分娩。
- 长期疼: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后超过90天的疼痛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
- 反复疼:带状疱疹的疼痛是阵发性的,且有复发可能的,对于年龄较大及免疫力较低人群复发可能性更高。
- 带状疱疹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导致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心理症状,严重者甚至意欲轻生5,同时,也对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Q4:哪些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
冯丹:
- 中老年人群(≥50 岁):年龄是带状疱疹重要的风险因素 。由于免疫衰老,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5,50岁后,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急剧增加4,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这个年龄段。
- 慢病人群: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这类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也较为常见,且如罹患带状疱疹,还可能会影响慢性病控制。
-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肿瘤、接受过移植手术、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等人群,也易发生带状疱疹 ,且更容易出现复发。
Q5:该如何预防带状疱疹?您有哪些建议?
冯丹:
- 到目前为止,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镇痛、糖皮质激素等,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有限 ,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注射带状疱疹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有效的措施。
-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调整心情、充足睡眠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
汉阳区琴断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韩燕主任
Q1: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哪些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韩燕:
-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老龄健康司组织编写的《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明确建议老年人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通过“预防为主、医防结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2022年,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近4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中也指出,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要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Q2:目前我国中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的情况如何?
韩燕:
- 据《社区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应用专家共识》中显示,在目前明显的感染性疾病负担下,尽管已有疫苗接种获益证据,并被众多权威指南推荐,我国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等疫苗的整体接种率仍偏低。老年人普遍缺乏接种感染性疾病疫苗的意愿。
Q3:在您看来,提高中老年人的预防接种有何重要意义?
韩燕: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 老年人一旦发生感染,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 以中老年人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带状疱疹为例。带状疱疹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除皮损外,“疼痛”是其主要症状,具有特别疼、长期疼及反复疼的特点:
特别疼:当疼痛发作时,患者感受像被“刀割、火烧、针刺”,最高可达十级痛感,堪比女性分娩。
长期疼: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后超过90天的疼痛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
反复疼:带状疱疹的疼痛是阵发性的,且有复发可能的,对于年龄较大及免疫力较低人群复发可能性更高
- 带状疱疹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导致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心理症状,严重者甚至意欲轻生5,同时,也对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 到目前为止,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镇痛、糖皮质激素等,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有限 ,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注射带状疱疹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有效的措施。
- 预防接种是一种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可提高接种人群的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感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我国预防先行行动建议以及疫苗接种的积极开展,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经济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也是中老年健康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Q4:您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对于提高中老年人群的预防接种,都开展了哪些举措?
韩燕:
- 成人疫苗相对于普通儿童疫苗更应该从医防融合入手,成年人比较容易忽视疾病的预防,那么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是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门槛。
- 我们会根据不同人群、疾病来举办健康知识教育的讲座,要让居民重视起疾病的防治。针对老年人群,公卫要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群对于疾病及疫苗的认知,强调尽早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Q5:您对于提高中老年人群的预防接种还有哪些呼吁?
韩燕:
- 社区老年人对感染性疾病疫苗存在认知不足及疫苗接种率低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应着力提高对老年人群接种疫苗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公众的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对适宜接种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的推荐,积极促进老年人建立对感染性疾病疫苗的正确认知,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改善其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 我认为可以从一下三点来着手:
第一点:通过慢病电话回访,给老人做一个回访告知他们有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慢病科和体检科在对老人家进行慢病管理以及体检报告解读的时候,也要向他们充分强调建议。建议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带状疱疹和接种肺炎疫苗预防肺炎。
第二点,在妈妈班的时候可以告知新手家长,老年人接种疫苗可预防带状疱疹,肺炎,流感。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小孩子感染水痘,肺炎,流感的风险,有利于构建家庭免疫屏障。义诊的时候通过落地的面对面告知,使老年人得知疾病危害,并且现场可建议他们登记接种对应疫苗。
第三点,在医院显眼的地方也张贴了疾病宣教海报,公众号定期发文,为广大居民进行疾病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