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算法,更好的未来

近日,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在北京正式开启,作为教育部举办的一项国家级A类赛事,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智能应用等,是针对智能制造发展所需的技术及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及选拔的工程类竞赛,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A类竞赛。

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受到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学生的关注,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师生的作品多次在比赛中获奖。据该院带队老师副教授周申培老师介绍,学校近年来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多项国家顶级赛事,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2019年,周老师带领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谈到比赛,周老师说,目前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参赛选手来自于全国近800所高校,这使得大赛成为目前国内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类竞赛之一。大赛强调技术、管理、商业和人文等多项能力,但说到底,技术才是核心。这里面又分两个层次:一是能否完成比赛,考验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能否达到大赛要求的控制性能和精度,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它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模型和优秀的算法,这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尤为困难。比赛中,我们没有使用传统的控制算法,而是结合控制对象的特性,采用了人工智能算法,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从而取得了好成绩。

据了解,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应用是周老师及其团队多年来致力研究的方向。早在2009年,周老师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提出了遗传蚁群融合算法。它可以控制城市路口的交通灯,在缓解路口拥堵的同时,大大减少污染气体排放量。周老师及其团队不断改进和完善该算法,将其应用于驾驶员路径选择,驾驶意图识别,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等领域,在国内外多个SCI、EI源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相关学术成果,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另外团队还将智能算法应用于某物业公司的设备管理,实现物联网级的智能设备调度和监控,极大的提高了该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据悉,今年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报名截止日期为5月31日,估计组队报名的数量将超过往年,通过层层选拔,全国总决赛将于2022年8月举行。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目前已成为国家最为重视的科学技术研发领域。种种迹象均表明,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对国家、对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借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口号“For A Better Future”,更好的算法,将带给我们更好的未来。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