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那些事儿,说说你不知道的沙湖琴园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

一想起沙湖公园,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片潋滟水光。春夏秋冬,景致各不相同,又独具韵味。

在沙湖之畔,琴园与“琴父”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1917年,浙江永嘉人任桐在武昌沙湖边斥巨资购买土地建造别墅,因字为“琴父”,便取其名字之一命名为“琴园”。

任桐

当时的琴园,在今天的徐家棚以东一带。为了交通方便,武昌商埠局专门修建了一条马路,命名为“琴园路”。

建造琴园时,任桐亲自设计园中的亭台楼阁、荷塘水榭等景观,楹联诗赋也是他亲笔所书。由此可见,任桐对琴园的重视与喜爱。

任桐手绘的琴园局部图

延续了中式传统园林风格的琴园,与山水融为一体又加入了现代园林特色,建成后曾轰动一时,引得无数文人雅士慕名而来,一览琴园风采。

康有为曾经为琴园作下一幅联文:“琴谱茶经,轮换风雅;园花池月,悟彻禅机。”

《沙湖志》中的沙湖名胜全图

虽然是斥巨资修建的私家园林,任桐却并未独享其美。

建成后的琴园向大众开放,门票仅收五分大洋,这也让琴园人气大涨,除文人雅士外,还有不少游客前来游赏。

当年琴园的门票

在琴园游玩的游客

这样一座令人惊叹的园林,却命运多舛,遭遇种种磨难。1931年遇洪水灾害,园中的建筑景观及树木花卉多被淹没损坏;1938年武汉沦陷,琴园建筑全部被毁,变成一片荒芜。

随着时间推移,琴园旧址上逐渐修建了工厂、住宅等,原本的琴园却被湮没,不复存在。

流传至今的《沙湖志》与《园林春色》两部志书中,记载着当时人们游历琴园后的美好回忆。

2015年,市政府在修建沙湖公园时按照《沙湖志》中所记载,适当恢复以前的园中景致,建成琴堤水月、雁桥秋影、泉亭松韵等新“沙湖十景”,还修建了琴桐馆,立下任桐铜像,让更多人了解任桐与沙湖的故事。

游历园林山水,一览城市美景,殊不知,其中还有种种奇遇。

传承历史文化记忆,讲好城市故事。下一次,我们继续说说,武昌那些事儿。

来源:一部手机游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