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强省 新技术 新成果 新力量 华农团队成功培育早春鳜鱼苗


记者今天从华中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鳜鱼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经过33年的科研攻关,今年首次成功实现鳜鱼早春繁殖,目前生长情况良好。

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鳜鱼育种创新基地,记者看到了这批今年2月繁殖的早春鳜鱼亲本,结合温光调控技术和催熟技术,繁殖受精率超过80%。以往,湖北鳜鱼繁殖时间开始于5月初,广东鳜鱼繁殖时间最早在3月中旬,这项技术将有望改变华中地区从广东等地购买早苗的状况,大大提高鳜鱼苗种供应量和成活率。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教授梁旭方:“有了我们这个(技术)以后,整个北部的中国都可以养  ,真正成为中国的家鱼  ,质量是会大幅度提高而且可控   ,养殖成本会大量降低   ,可以进入到这个寻常的百姓家。”

鳜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鱼珍品,经济价值非常高。但作为捕食性鱼类,它只吃活鱼。因此,实现鳜鱼人工饵料养殖,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梁旭方教授团队选育的“华康2号”,就可以实现鳜鱼全程饲料养殖,这对推广鳜鱼工厂化饲料养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教授梁旭方:“我们通过遗传、 生理、 营养 、代谢  ,还包括记忆等等一系列的综合研究  ,找到了这个比较容易驯化的种质资源品性  ,最终通过品种遗传和饲料饵料的改进  ,两方面共同作用  ,通过差不多30年把开口饵料也解决了。”

目前,湖北丹鳜生物、大北农等企业正在和梁旭方教授团队合作,加速将鳜鱼饵料技术实现产业应用,有望在鳜鱼全程饲料养殖领域节约饵料鱼成本100多亿元,并大大降低鳜鱼养殖难度。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