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现发热、贫血、出血需警惕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有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里的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出现大量的增殖,根据受累的细胞系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它发展较为迅速,若不经过特殊治疗,平均生存期较短。其中以M3预后最好,其他分型的患者经过有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若不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复发,也可收获较好预后。

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里的成熟细胞出现增殖,又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它的预后相对较好。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1.贫血:与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有关,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喘。

2.出血:与血小板减少以及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多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严重可导致颅内出血。

3.发热: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有关,也有白血病本身引起的发热。发热多为高热,也可表现为低热,患者可伴有畏寒、出汗等,局部感染症状一般不明显,需比较高级的抗生素才能控制。

4.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如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牙龈增生、皮肤灰色斑丘疹等。

5.其他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儿童单侧睾丸无痛性增大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治疗手段?

确诊急性白血病需做骨髓穿刺,通过基因检测和染色体检查来进行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并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贫血、出血、感染的症状,治疗手段为输血、输血小板以及抗感染治疗。此外,治疗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手段为化疗,可帮助患者抑制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

此外,还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治疗手段。

哪些急性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和异体两种,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骨髓移植和外周血移植、脐血移植。目前在成人患者领域,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更为多见。异体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以血缘亲属优先,也可选择非血缘的社会捐赠,以全相合为佳,部分相合亦可。

经过化疗后微小残留病变(MRD)转阴的低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患者体内残留微小的病变,可以继续化疗,也可选择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进一步的清除。

中危MRD阳性、高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部分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治疗后MRD持续阳性的患者,则建议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般要在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后,再进行一定疗程的巩固,方可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来源:中山一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