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一直都有‘春咳’的说法,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肺常不足’,一旦咳起来就迁延难愈。今天我就来讲解一下孩子春季咳嗽应该如何处理,以及如何预防。
“春咳”一般有两种,一是外感咳嗽,二是过敏性咳嗽,也就是内伤咳嗽。
首先,春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天气多变,以最近的广州为例,两周内温差高达20度,乍暖还寒,脾虚、抵抗力差的孩子最容易受寒感冒,继而诱发咳嗽,这属于外感咳嗽。
其次,春季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刺激孩子的呼吸道,导致过敏性咳嗽复发,这属于内伤咳嗽。
针对这两种咳嗽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会展开讲讲。
脾虚、肺卫不足易受寒,诱发外感咳嗽
春季最要警惕的病邪就是湿邪。脾喜燥恶湿,湿邪入侵体内困住脾胃,导致运化功能下降,吃进去的食物无法被及时地吸收,孩子就很容易积食。春季气候不稳定,早晚温差大,偶然还有“倒春寒”,孩子积食入里化热,内热蒸腾,皮肤汗孔打开,很容易感受风寒,外寒与内热相合致病,导致感冒、咳嗽的出现。
除了湿邪,春季还要警惕风邪。春季风邪当令,“风者,百病之长也”,气候回暖,风邪打开了皮肤腠理,其他邪气即趁虚而入。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本就疲弱,加上春季外湿的侵袭,脾胃功能会更差。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生产阳气的动力不足,就会导致孩子的抵抗力低下,风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侵,肺卫受邪,肺失清肃而发为咳嗽。
● 如何处理?
1、外感咳嗽时及时用好止咳食疗方
当孩子出现外感咳嗽症状时,家长可以给孩子用二前汤(3岁以上用)或杏桃宁(2岁以上用)。杏桃宁由甜杏仁、桃仁、莱菔子组成的,都是性味温和的食药材,甜杏仁润肺宽胃、祛痰止咳、润肠通便;桃仁有止咳平喘、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的功效。杏桃宁味道酸甜,不像二前汤那么苦涩,孩子也更容易入口。
2、注意保护好天突穴
天突穴别称“玉户”,是气机出入的通道,相当于肺开在人体外面的窗口,能通利肺气,肺气爽利通畅,人体就不容易咳嗽。所以,家长要帮孩子保护好天突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天突穴受寒,尽量给孩子穿薄薄的高领打底,尤其是一早一晚,不要让天突穴外露。中医有“寒凝气滞”的说法,一旦天突穴受寒,气机不调达,就很容易会诱发咳嗽。
3、收藏缓解咳嗽的应急法
除了服用止咳的食疗,家长还可以用好这套止咳的应急法,特别是夜间咳嗽,效果很好很管用。第一,家长可以把驱风油涂到自己食指的螺纹面,涂在孩子的鼻腔上或天突穴、膻中穴;第二,配合小儿推拿:分胸八道100次,按揉膻中10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肃肺20次,虚掌拍背20~50次。
春季过敏性咳嗽高发,切忌乱用止咳药
春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会刺激孩子的呼吸道导致过敏性咳嗽复发。
中医看来,过敏性咳嗽属于“肺系疾病”,与肺气弱有关。而在春季,肺气虚弱与两大原因有关:第一,脾土生肺金,在潮湿的春季,孩子脾虚的症状会更严重,脾虚则肺气弱;第二,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旺盛,肝木阳气会随着气温回升而逐渐升发,木火刑金,肝气过亢则攻伐肺气。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被攻伐,卫表不固,过敏性咳嗽就容易复发。
● 如何处理?
1、过敏性咳嗽忌用止咳药
过敏性咳嗽多为阵发性咳嗽,以干咳为主,有致敏原或致敏因素的情况下,如运动、接触冷空气等会咳嗽得更剧烈。一般情况下,过敏性咳嗽使用止咳药基本没有效果,发作期建议家长遵医嘱用药。
2、科学回避过敏原
如果孩子过敏性咳嗽症状很严重,家长可借助血液过敏原检测手段,辨别出过敏原以后,有意识地帮孩子避免。家长要保持居室清洁,定期清洗空调的过滤网,不在室内吸烟,减少尘螨、细菌、烟雾等对孩子的刺激。春季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尽量远离鲜花多的地方,或减少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预防春咳的关键是顾护脾胃
总的来说,春季咳嗽与脾虚、肺气虚有关,因此预防春咳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顾护好脾胃,脾胃强健,肺卫功能自然也会跟着强大起来。
家长每天要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有一项或以上不正常就要及时地消积,连续用2~3天新三星汤,搭配素食。
春季要注意防内湿,除了要控制消化,还要少吃或不吃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等容易生湿的食物。平常可以给孩子吃点热粥,加入健脾祛湿的食材,如五指毛桃、芡实、茯苓、白扁豆、陈皮等,喝热粥可助胃气,胃气充足,促进气血运行,加快人体津液的代谢,湿邪可以从小便、汗液而去。
最后,家长还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情志对于脾胃与过敏问题的影响都是很直接的,日常要注意教育的方式,要耐心地沟通,不要打骂责怪孩子,给孩子的成长多一点时间。
来源:许尤佳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