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明静湖)清明节前夕,目睹忙碌着为祖人扫墓的人们,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却是另一种心境:那些曾经为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烈士们,特别是那些为国捐躯没有留下姓名、没有后人祭拜的烈士墓,谁来除去他们坟头上的荆棘,谁来告慰他们九泉下的英灵。
通山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从清明前的4月2日开始,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分成四支队伍,奔赴南林桥石门,大畈白泥、祝家楼,厦铺冷水坪。将一座座烈士坟墓打扫得清洁一新。同时对无名烈士墓进行除草、培土和祭拜。特别是寻找荒置在深山老林、无后人看管的烈士墓进行祭拜。
全维和是大畈籍烈士,曾任桂林区苏维埃主席。为牵制敌军,减轻敌人对道委活动中心区域——通山长安区压力。1933年5月,他奉北路指挥部代理指挥叶金波之命与全秀庭等人一道,率领游击队20余人,在祝家楼周步山与吴礼启的五区团相遇,全维和率部抢占了一块高地,接连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战斗进行了5个多小时,虽毙敌20余人,但游击队抢占的高地已被民团百余人包围,区游击队长与游击队员10余人牺牲。
全维和带着受伤队员弹尽援绝,指挥大家把石头集中起来砸向敌人,又有几个战士倒下了,全维和没有后退半步,当最后一块石头砸向敌人时,敌人的子弹射向了他,全维和倒在了血泊之中,年仅32岁,敌人还把他的首级悬挂于县城示众。
全维和牺牲后,周步山村民将他就地安葬于一处叫石水缸的地方,由于全维和烈士没有儿女,坟墓也没有立碑,更无人看管,荒置在山林中。4月3日,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叶文钦与会员一行由周步山村民引路,割开茨林,插上鲜花,进行了祭拜,进而与上级组织取得了联系,争取早日立碑纪念。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