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优良传统,我们在清明时节祭奠先人、寄托哀思,同时也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先辈。
又是一年清明节,让我们跟着总书记一起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1941年,时任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被捕入狱。面对敌人一次次严刑拷打、一次次劝降利诱,他毫无畏惧、不为所动,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年仅26岁。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何功伟,1915年出生,湖北咸宁人。1936年8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随即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任鄂南特委书记。1941年,时任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被捕入狱。在狱中,何功伟始终坚信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既经受了严刑拷打的考验,又挫败了敌人的“劝降”伎俩和“感化”阴谋,严词拒绝了敌人高官厚禄、出国留学等所谓“自首”条件。
何功伟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
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被敌人押到恩施方家坝后山五道涧刑场。在临刑的100余级石板路上,敌人放言只要何功伟回一回头就不杀他,但遍体鳞伤、拖着沉重脚镣的他义无反顾,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时年26岁。
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发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和平年代,生死考验少了,但考验也无处不在,只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是年仅 28 岁的夏明翰在就义前留下的。
1917年春,出身名门望族的夏明翰违背祖父意愿报考新式学校,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与发动秋收起义,先后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场。行刑之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写下了那首传颂至今的就义诗。牺牲时,夏明翰年仅28岁。
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江竹筠,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视察第71集团军时的讲话
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杰曾写在日记中“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精神,也让许多干部群众深受触动。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在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前一段,我再次看了一些抗战家书,的确感人至深。赵一曼在临死前的遗书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这些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应该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大家都经常读一读、想一想。
——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6年,在与日军作战中负伤被俘,面对敌人的酷刑,她宁死不屈,从容就义。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年仅31岁。
闽西这个地方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34年12月28日的凌晨,担任红军34师师长的陈树湘,不幸被敌军俘虏。原道县的保安团头目看着躺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乐呵呵的说道:“这小子可是一位大官,我们这次可是立了一个大功,到时候领了赏钱请兄弟们吃香的喝辣的。”
被伤口疼痛疼醒的陈树湘,听到这里顿时脸色一变。途中陈树湘猛地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密云县张家坟村也在其中。侵略者妄图通过烧光、杀光、抢光、片光(青苗)制造大面积“无人区”。
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二儿、三儿送进游击队,让四儿、五儿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她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她托人给前线的儿子捎去话:“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1941年秋,侵略者对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万人大“扫荡”。在这次大“扫荡”中,丈夫和五儿同时遇害,四儿也被敌人抓走了。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大儿子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被抓走的四儿子惨死在鞍山监狱中;二儿子因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却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离世;七儿子也在一次躲避扫荡的过程中不幸故去。
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
“沂蒙母亲”王换于,1888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19岁嫁到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1989年去世,享年101岁。抗战爆发时,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为抗日积极分子,担任党的情报联络员。1939年夏,日寇来沂蒙山“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朱瑞搬到东辛庄村,并将“帅帐”安在王换于家。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王换于跟徐向前建议成立一个托儿所。在党组织支持下,她挑起抚养、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1943年后,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均因营养不良、照顾不周先后夭亡。
1947年,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妇女作了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告,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
缅怀革命先辈
追忆光辉历史
重温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