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落后就一定能追赶上吗?

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非常关注,对骨龄也有不少的了解。如果孩子矮小,有的家长会带孩子进行骨龄检测,发现骨龄偏小就觉得放心了,因为觉得这属于“晚长”,以后会追赶上别的孩子的。骨龄落后一定能追赶上么吗?这些孩子成年后都能有一个满意的身高吗?

医学上最直观反应孩子生长发育状况的标准——骨龄

骨龄(BA)的发育贯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是评估生物体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也是评估身材矮小症的重要评价标准。骨龄主要根据不同年龄各个骨化中心X线的特定图像出现时间不同来确定,代表发育年龄,比实际年龄(CA)更能反映人体骨骼成熟度。

那么孩子骨龄偏晚或者异常落后,是不是就代表自家孩子属于晚长?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的身材矮小,左手腕关节X线发现骨龄偏晚,比实际年龄要落后一岁以上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孩子有没有一些病理情况导致的骨龄落后,比如说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激素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和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当然,的确有一部分孩子存在“晚长”的情况,这在医学上被称为“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CDGP)。如果骨龄落后,且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及其它相关慢性疾病均能排除,家族有非营养性的晚长史,则可能为晚长。

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医学评估,一味等待“晚长”,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丧失治疗的机会。所以,发现孩子身材矮小就应及时就医。

来源: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