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动骨真的要养100天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国冰雪运动热情高涨,让民众感受到了在冰雪寒冬当中运动的快乐。但是一些冰雪运动的极限项目却伴随着很高的骨折风险。若不幸发生骨折(比如四肢长骨的骨折),经过手术或者保守治疗,需要多久才能够回到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真的需要100天才能恢复到生龙活虎的状态吗?

这要从我们骨折愈合的过程说起,一般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肉芽软组织修复期,在骨折发生之后的6-8小时即开始,这一过程主要是骨头断了以后,随着断开,骨头周围断裂的血管出血在骨折端聚集,形成我们理解的“血凝块”,血凝块对成骨至关重要,因为里面包含纤维蛋白网架,这个网架给后期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的生长提供了空间。

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这个阶段在骨折后一周左右发生,骨和软组织刺激细胞增生,新生血管长入,开始成骨,从骨折后一周开始直到骨折后2-3个月,慢慢的骨痂融合在一起,复查X光片的时候就会提示:骨折线模糊。那这就可以恢复正常了吗?并不是,这一阶段仅仅是有了骨,但是并没有达到正常骨的强度和硬度。想要真的回到正常,需要下面的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骨板期。新生的骨小梁逐渐排列规律,板状骨取代网状骨的过程。划重点:仍不是正常骨。

第四阶段:塑型期。这一阶段才是骨成长的阶段,骨痂变成能够负重承受外力不会变形的阶段。好比嫩豆腐变成冻豆腐的过程,那影响这一阶段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压力。也可以叫应力,骨的结构按照力学原则改建为正常骨骼结构,是因为机械压力激发了局部的塑型反馈机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骨折断端受力,比如下肢骨折,这一阶段就要开始慢慢的负重锻炼,才能让骨折断端恢复人体需要的强度和硬度。人没有压力轻飘飘,骨没有压力软绵绵。

以上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一边破坏清除怀素骨组织,一边再生修复塑型。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运动恢复功能锻炼?应该在原始骨痂形成网状骨,X平片提示骨折线模糊的时候,即开始进行负重训练。骨折塑型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骨折后大约2个月开始,快的几个月,慢的甚至几年时间,在正规指导下,适当的增加锻炼会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