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腹泻、多年痔疮、突然消瘦……都是它的“马甲”!

#大肠癌# 包括

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

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国大肠癌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过去,大肠癌好发于

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

但近年来发病明显“年轻化”

3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

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

亟待引起大家重视

肥胖

研究结果显示,在50岁以下人群,进行性肥胖与大肠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尤其胖在肚子上的人,大肠癌的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1.5~2倍。

久坐不动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忙起来的时候可能连上厕所都顾不上。长期如此,可能演变成憋大小便的习惯,排泄物在肠道中停留过久,一些有害物质在肠道内被反复吸收,会直接诱发大肠癌的发病。

吸烟饮酒

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死于大肠癌的风险性要高34%,吸烟的年头越长,大肠癌的死亡率越高。

酒精会促使消化道血管扩张,并破坏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

不良饮食习惯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与饮食习惯相关。很多人,大量进食高油高脂、腌制食物,都有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现慢性炎症。

家族遗传

大肠癌具备家族遗传倾向。临床研究表明,上一代直系亲属中若有患肠癌的,其子女患大肠癌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5倍;如果家族中有多人都出现了该疾病,那么其他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应该定期检查身体。

临床上有个概念叫做

#5年生存率#

指的是肿瘤切除后

如果5年内都没有复发

就可以算是“临床治愈”了

对于肠癌患者来说

越早发现肿瘤

进行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越高

肠癌的发展历程一般是

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

整个病变过程犹如“蝌蚪变成青蛙”

大约需要10年左右

肠癌是个“擅于伪装”的家伙

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

但在生活中,还是能发现

一些病变的“蛛丝马迹”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大便变细腹胀、排气、排便不畅粘液便、便血总是有便意贫血、低热、乏力、水肿不明原因的消瘦

在漫长的病变期,肠癌容易

被误会成"老便秘"、"老痔疮"

造成“一发现就是晚期”的悲剧

究其原因

还是大家缺乏筛查意识

来源:武汉市第一医院、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