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 再生水稻育秧忙

○通讯员 徐涵

3月23日,南林桥镇湄溪村乡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正组织农民操作秧盘播种机进行再生稻育秧。载着春耕希望的育秧盘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春栽一日、夏栽一时,春天栽种再生稻能早则早。正在现场指导的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栽培管理生蘖抽穗再收获一季水稻,是“一次播种、两季收获”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具有省种、省肥、省药、省时、省工等诸多优势。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县农业农村局帮助种植大户争取项目建设育秧大棚,组织专家到场技术指导,创造有利条件助推再生稻生产发展。

通山县乡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卫星告诉笔者,总共土地流转500多亩,今年现在育秧200亩再生稻,300多亩种中稻跟晚稻,大概一年下来五六十万块钱。种水稻技术这一块基本上是农业农村局专门有技术指导员和病虫害防治的专家,都是他们经常到田里来指导。

合作社从2012年开始,带动脱贫户发展。春耕备耕中最忙的时候是播种完后的插秧和运输工作,高峰时期,合作社用工人数达到20余人,帮助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