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服务保障居民需求,上海各区积极开展各项举措,组织“社区集单”、整合菜场资源、推出“买菜指南”等,保障居民居家隔离期间“菜篮子”。
各区上线“买菜指南” 农村合作社直连小区
位于上海市郊的农村合作社平日里与消费者的距离较远,疫情当下,上海各区纷纷整理上线“买菜指南”“高能攻略”,附上联系人方式,方便供需更有效对接,市郊各大农村合作社正从过去的批发模式转变成如今的直连模式,而市区线下菜市场、超市卖场则成为重要的保供“稳压器”,社区团购模式、社区集单模式等方式深受追捧。
在上海闵行区,多家商超集体出动,推出果蔬禽蛋套餐,通过小区集中订购、统一配送。上海闵行区某商超负责人沈惠琴告诉记者:“因为我们这次使用的都是套餐的方式,所以第一部分是分包,第二部分是拣货。分包的环节,目前是有蔬菜包、有水果包、有肉包、有蛋和奶,包装好之后我们进入到拣货环节,根据订单,一个人拿到了订单过后就开始拣货,如果有蔬菜包就把蔬菜包装到购物车,购物车就会运送到我们的送货码头,到了送货码头过后我们专门的快递车就会送到小区。”
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区级层面,上海各区均已落实属地保障责任,采取“四个一”工作法——一张封控小区清单、一张物资保障告知单、一小区一方案、一份驻点工作方案,确保封控小区生活物资“买得到、拿得到、买得起、不断档”。
加大仓储 加快分拣配送 保障居民“菜篮子”
记者从上海浦东新区了解到,为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市民“菜篮子”的影响,浦东新区近日启用浦商曹路应急保供大仓,目前已有400余吨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入场。大仓内8条“人工流水线”上,一样样新鲜蔬菜被依次装入袋中,按序排放。为解决“人手”问题,除大仓紧急招募装卸、物流等岗位人员外,相关企业的70余名党员干部、青年骨干在兼顾日常工作的同时也顶上保供一线。
生鲜电商更新模式 “花式保供”触达更多小区
除了“定时抢菜”,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更新模式破解封控小区“买菜难”问题。有的电商平台推出“邻里团”服务,实现对各个小区进行集约式保供,每天定时、定点统一配送到每个小区的自提点。随着上海浦东3月28日开启的防疫管控,居民线上需求加大,位于浦东的各生鲜电商平台仓储加大备货、集中配送力量保障居民需求。某生鲜电商平台蔬果大仓负责人杨赛说:“我们加足马力,仓库是24小时作业,努力保障浦东的生鲜供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