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东航启动理赔工作,两个黑匣子均已找到

3月27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第二部黑匣子已找到 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

据介绍,27日上午9点20分左右,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现场勘查的民航事故调查人员发现后立即取出,经确认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存储单元。发现位置在距主要撞击点以东约40米的坡面,地表下深约1.5米处。经检查,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目前,该记录器已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经检查,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目前,该记录器已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下一步:将对数据充分分析和研判,揭示事故原因

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介绍,飞行数据记录器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客观的证据。后期,调查人员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空管雷达数据、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调查组将综合前期调查中获取的所有信息和数据,结合实验验证结论,进行充分分析和研判,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

消防救援人员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9件与遇难者身份相关的遗物和729块飞机残骸

3月27日,消防救援人员共搜索面积约3000平方米,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9件与遇难者身份相关的遗物和729块飞机残骸,洗消1228人次。

截至3月27日12点,现场共搜寻到飞机残骸及碎片累计33777件,并通过走访寻找目击证人,在事发地以北8公里左右找到新的事故相关视频。

已累计分批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

应急处置指挥部27日在事发地搜救现场举行了哀悼活动,同时,应遇难旅客家属要求,组织了部分旅客家属在搜救现场、殡仪馆等地以多种形式分散开展哀悼活动。截至3月27日12点,已累计分批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开展家属心理辅导1286人次、心理评估3947人次。

东方航空已经正式启动赔付工作。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已经正式启动理赔工作,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家属合理诉求,与家属具体沟通方案细节,制定理赔方案,确定统一的赔付标准。公司已组建专职团队负责此次理赔工作,面向家属设置开通了理赔专线,并按照家属就近就便原则,主动与家属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沟通协商。

此前发布会信息汇总

这些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

目前共确认120人身份

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出动220人组成29个勘查组,开展现场勘查、搜救和检验工作,共确认120人身份,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相关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遇难者遗骸和物品均已妥善保管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治区民政厅殡葬服务人员已到场协助开展工作,民政部门对接收的遇难者遗骸、物品均已妥善保管。

搜寻范围累计超过24万平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参援队伍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始终在一线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搜寻范围累计超过24万平方米,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和机体残骸,抽排积水1500立方米,搭建洗消区为进出现场人员完成洗消作业6000人次,开挖排水沟渠90米。

目前没有检出常见炸药成分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26日介绍,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部分飞机残骸被埋在地表以下,向下延伸约20米

民航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25日表示,调查组在现场发现部分残骸有过火的痕迹,也有部分残骸被埋在地表以下,深度是从地表向下延伸约20米。

失事航班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针对“有网络传言,失事航班曾挂出7500代码,请问是否属实?”的问题,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宣传部部长刘晓东25日称,在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机组人员没有挂出任何的紧急代码。

何时完成黑匣子数据下载并分析,还不能确定

民航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25日表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已找到的第一个黑匣子)严重受损,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从接到记录器至此,一直都在紧张地开展修复和数据下载工作,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数据的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时间。

飞机垂直砸向地面?需协同配合,厘清事实

针对“失事客机机头为何垂直砸向地面”的问题,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厘清事实。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搜救以及保护现场和固定证据。在做好现场勘查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取证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包括封存整理相关记录和资料,组织开展目击证人访谈,并对收集到的各类证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有任何重大发现,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核心区西侧约12公里发现一块飞机残片

调查人员24日在勘验此前在水田中发现的飞机残片时,有邻村村民反映在自家的果园中发现了另一块疑似残片。调查人员在位于核心区西侧约12公里的藤县藤州镇礼秀村鸡头山果园发现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复合材料残片,该残片位于水田中发现的残片北侧约2.3公里。初步判断该残片是水田中发现的弧形残片的一部分。

飞机巡航阶段突然下降

民航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23日表示,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是正常的,空管部门也没有接到任何危险天气的报告。根据机组与空管单位地空通话记录,飞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在突然下降高度之后,空管单位没有接到任何机组发出的遇险或者不正常情况信息,直至飞机消失在空管的雷达显示上。本次事故情形比较罕见,空管雷达显示飞机是在巡航阶段突然下降高度,且下降率很大。

飞机符合维修放行标准和适航要求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世英23日表示,失事飞机是2015年6月22日引进,飞机维修一直严格按照维修技术方案实施,技术状况稳定正常。起飞前,飞机符合维修放行标准和适航要求,正常放行。该航班3位飞行员飞行执照和健康证都在有效期内,健康状况良好、飞行经历完备,符合局方要求。机长在2018年1月聘为B737机型机长,飞行总经历时间6709小时,第一副驾驶飞行总经历时间31769小时,第二副驾驶飞行总经历时间556小时。目前了解到,3位飞行员平时的表现也都是很好的,家庭情况也都比较和睦。

事发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

民航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25日介绍,初步调查报告应当在事发之日起30天内发送给有关参与调查的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组织要求发送的报告应当以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语言来发送,中文和英文同属于国际民航组织的工作语言。另外,民航局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组将根据国内的规章和国际公约的有关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