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一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活动的珍贵视频。视频中看到,两大一小斑羚同时出现,全身灰黑色,从头部沿脊梁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尾基部褐色,头顶有短角,两角由头部向后上方斜向伸展,角尖略微下弯。据相关专家介绍,斑羚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等级。
据介绍,斑羚在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称为岩羊,是典型的林栖兽类,常在密林间的悬崖绝壁之间跳跃奔走,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隐蔽,因其生性机警敏捷,人类很难靠近。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173公顷,森林覆盖率90.25%,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此次中华斑羚现身保护区,再次证明保护区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成效,也为后续研究中华斑羚种群提供了珍贵的数据信息。
据了解,近年来十堰生态持续向好,生态物种丰富,除了在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茅箭区的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湾区的湖北大西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房县万峪河乡、武当山等多地都发现和记录了中华斑羚活动的珍贵影像。